尸体解剖:背阔肌的结构、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受限之间关系 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背阔肌是一个大而有力的肌肉,它使我们用上臂将自己向上拉(或用上臂将东西向下、向后拉,如划独木舟)。它覆盖了躯干背面的下方,就像斜方肌覆盖躯干背面的上方一样;它向背上部和侧面延伸,连接到上臂的前部,因此从背下部和骨盆部稳固上臂。它与大圆肌一起形成肌束,形成腋窝的后缘。而且它也是导致肩周炎上举受限的重要肌肉之一,背阔肌的紧张导致手臂上举受限。 背阔肌解剖结构与功能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背阔肌与肩关节活动受限之间关系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病人,多数病人存在“背手”动作困难。面对此类患者,除了处理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外,背阔肌不容忽视。 背手动作可细分为四个分解动作,并且每个分解动作中均有背阔肌的参与,足见背阔肌的重要性。 我们在做“背手”动作时,第一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后伸。主要有四块肌肉参与肩关节后伸: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主要为后束)、背阔肌。笔者将其浓缩为:大、小、三角、背。 第二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内收。内收主要有大圆肌、胸大肌、菱形肌、背阔肌完成。笔者将其浓缩为:大、胸、菱形、背。 第三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内旋。内旋主要由大圆肌、胸大肌、肩胛下肌、背阔肌完成。笔者将其浓缩为:大、胸、肩胛、背。 最后手在背侧向对侧伸,即肩关节“极度背手”,主要通过内收肩胛骨实现。参与“极度背手”主要有三块肌肉: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在实现“背手”动作的全过程都有背阔肌的参与,足见背阔肌在处理肩关节活动受限过程中的重要性。 |
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颈肩腰腿痛网 ( 京ICP备05068258号-28 [北京两全其美科技公司版权所有] )
GMT+8, 2025-5-11 16:40 , Processed in 0.051005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