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急救原则
/ N* v0 V) f5 M# C0 p/ K5 Q" @- A
( w- Z0 t/ d/ }- ]; } \ 骨折的急救是在骨折发生后的即时处理,包括检查诊断和必要的临时措施。骨折的急救很重要,处理不当能加重损伤,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形成残废影响生命。因而,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急救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可能由于没有经验或一时救人心切,使用了一些错误的急救方法,比如:为减轻疼痛,习惯用手揉捏受伤部位,并按摩伤部等;或骨折后随意搬运、止血等不当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高位截瘫,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
: c4 }) Y1 z. G, K2 y; G# i9 |% j; b: S& E
那么如果遇到骨折等重伤病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判断是否是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9 U8 i/ b& X: P' T/ H9 U& N, D% a- G$ v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 J! w5 h2 F! v+ X0 k6 t4 m: F6 I% j' J: @) o* E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i- S7 G6 P4 ]# U+ p
$ b, k i: X9 ]* e) x1 k! F
抢救生命
- e1 V1 y2 a: x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严重或多发骨折及合并有其他创伤病人更易休克,要注意预防,更要早发现,早处理。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v ~+ }* P2 k6 ]/ l( E
; j% M1 v2 d$ }, [/ Q
伤口处理6 Y3 m6 h! V* W9 G6 }0 W. ^( J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如遇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8 r3 t" h6 K z! T) R
7 w4 u# M- M0 I# S4 j 简单固定
$ o. A: h6 ~! x! W! p, v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
7 r) w7 w5 G3 ~+ M) _6 P5 @1 [8 m, I M- v
下面介绍几种骨折肢体临时固定方法:
' m1 a* h6 ]6 a% J( c4 K 1、上肢骨折主要用夹板固定,用三角巾悬吊,并将伤肢用绷带固定在胸壁上;
0 ] C* V- @# M0 z- `6 L# [" c 2、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环托马斯架固定或绑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夹板上;2 I) Y3 \. V0 e, y$ M
3、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损伤时,应尽量避免骨折处有移动,以免引起或加重损伤。在搬动时,最好3人站在同侧,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于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瘫;
: i& m c. \6 j; R1 V9 v7 ^# C4 L 4、无论病人是仰卧或俯卧,尽量不变动原来位置将四肢理直,准备好硬板担架后,由两人轻轻将病人滚翻到木板上仰卧,用宽布带捆在担架上;/ N" r2 I' z1 e+ c" K
5、如骨折位于颈部,则一人必须把住下颏和枕部略加牵引。滚翻时脊柱应保持中立位。腰或颈下垫一小布卷则更好。
! q9 J8 x; N' l+ N9 E9 Q# r
' o) \( W3 N/ P T 必要止痛* A1 V6 b! r& G) A6 q; ^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 O9 i1 f4 ^1 a9 H$ [: V" [8 A
安全转运$ i- W4 w$ ?# b; V; Q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 {0 v$ d& c! F# J' X) u6 }6 @8 X4 o8 E" i# n7 ] I8 T4 U) Y
注意事项:! Y) U. j1 }6 M9 L
受伤后贸然接受推拿、按摩,很可能使本来没有错位的骨折发生错位,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一旦发生骨折,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m8 M* Q X$ U ~ 另外,很多人喜欢用热毛巾对伤处进行热敷。其实这样只会使血管的损伤或肿胀加剧,对后期的处理和恢复都是不利的。为了止痛,在24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千万不要热敷。. ?2 p) @/ r1 s0 a& Z2 f& u/ e* T2 T
& _! i* t- u3 T
骨折急救原则的延伸阅读——骨折患者的饮食安排5 t( K, v2 U6 `2 k5 c, Y {1 }! s/ W
3 b- T, [& I8 x' R* o' H" t
骨折后要想使伤骨尽早愈合,首先必须在饮食上保证断骨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不过,在骨折后的不同阶段,对饮食的要求可是不一样的。
# _+ Q# G" U0 _& ~1 j4 w' b, F4 m
骨折早期(伤后1~2周)
. T3 m' N/ ^ N6 a6 T3 G# y6 S 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避免煎炸炒烩。民间常用的黄豆骨头汤较肥腻,所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此阶段最好不要食用。此外,卧床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宜适当多饮水利尿。- D+ M2 i3 \3 m
食疗方法:可用三七、当归各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x5 t$ g8 i* J) h
# _9 \% I0 e) N! _ 中期(伤后2~4周)
* J0 ]1 i* q% V& W6 P9 _; b* h 此阶段患者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饮食上应从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骼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上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等食物。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z, U+ y8 l/ U+ b2 K; y2 n
食疗方法:可用当归、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8 j6 v7 z1 J. @2 G$ C+ D0 z5 \, Y& X- B3 j/ i& `5 d5 M
后期(伤后5周以上)5 G S- B3 J( D3 o: X5 N1 O- r
饮食上无禁忌,可食用各种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此期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肾汤、羊肾汤、鹿筋汤、鱼汤等。" K2 i$ F/ x( j% S$ I. N* B" S. c' ~) p
食疗方法:可用枸杞子、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薏苡仁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15~20分钟去渣,再加入枸杞和薏苡仁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 v& K: Q3 \ l2 v7 G; f+ s) D % A( Q6 O- z6 j(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