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zhangluyitong 于 2012-1-31 17:15 编辑 ]
9 l& K1 Z0 e& v4 F' n2 }
% S0 m+ I; H' G, ~4 ]! ] R' m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重建技术7 _0 `6 x, E z: g
% E7 z$ E6 W8 ?+ u+ r
" f$ g7 w# \ z# S: Y; m3 x& j6 B+ H
腰椎融合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等导致术后顽固性腰腿痛已经引起人们关注。旨在重建椎间盘生理功能的异体椎间盘移植、人工椎间盘置换、人工髓核技术的尝试以及基因治疗用于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的试验研究是治疗椎间盘疾病的新课题。' X7 d9 a4 U5 l' Z
) B0 \4 g/ L( e1 u: G) R2 J/ F
. [: U& o3 f- w2 t; V/ b/ o4 i 1. 异体椎间盘移植' }3 \2 ~ e2 o
9 ^! }( y5 r9 C6 A) R目前因易发生早期退变、移位等问题尚难于临床应用。人工髓核假体置换适用于少数纤维环完整、椎间隙高度≥5mm的LDH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患者,临床疗效为症状缓解,椎间隙高度恢复较满意。其不足是假体移位和术后腰腿痛残留,材料和工艺有待近一步研究。* C' Y0 ^. J5 N
+ C$ g) t9 o: b% y/ Q' [! U 2. 人工全椎间盘置换4 K s1 G Z) y
* e1 I J( q3 s! S+ y' ~ 目前可以考虑的适应证主要是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失败综合征,而一般LDH应视为禁忌证,因为大多数LDH经常规减压和/或融合术长期疗效良好。任何一项技术适应证的选择是首要问题,因为如果用这种技术的情况极少或有其它更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采用,那么这种技术广泛应用就值得怀疑。在未解决材料问题之前,任何人工椎间盘的设计和技术都无法取代常规减压融合术,盲目的临床应用会使患者付出太大的代价。
- U) H3 g0 ^# V; \) f9 D- m# X7 I& e
: u& j( A& _5 c [8 B' X
3.基因治疗! E! F$ s) m. S5 \) W. s# S
/ ?( F+ G+ ]& L' k 有人寄希望于基因治疗策略达到延缓或逆转椎间盘退变目的,生长因子与椎间盘退变、再生的关系为其中一个热点,动物试验通过转基因方法调节某种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再生初见成果,相信将来有希望应用于人体,达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目的。0 I- e. X. \/ L: [% p0 ~* ?% d/ [
/ a" b; p2 {4 t1 a' K# N
8 x3 o# f) ~" K3 R: u 总之,治疗方法的探讨,创新和试验研究是我们临床医生不容推辞的责任,对任何创新都要求比现有方法代价小、安全、效果好是正确的。目前,除常规的开放手术外,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已是治疗LDH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症状较重者,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对于脊柱手术如何防止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一直是对术者的挑战,实践证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认真做好第一次手术,是防止术后FBSS的关键,因第二次手术只能使50%病例改善,而有20%恶化。因此对LDH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Z0 y& C* _+ s7 Q
9 M+ X0 X(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