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种类和运动治疗方法
1 n3 W1 ~9 z+ N$ k) a
3 l. B2 U: V* c3 s
( L/ m6 I0 o: W5 Q- h脊柱劳损病(颈腰痛)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这类疾病多是维系脊柱的肌肉韧带慢性劳损、力学失衡,继发脊柱骨关节错位而导致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颈椎椎动脉供血受阻而产生的系列症状。肌肉劳损是慢性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肌肉损伤早期,往往出现亚健康状态。因此,如果能及时发现,通过练功加以纠正,即可避免生病。 # P8 B" M* B0 { h) M$ @
( _& N# t0 a) x6 B2 O! O
! a) D4 Q5 j! V" U- W 症状一:颈椎运动障碍 . z; m% w3 Z9 I" g' v) u' v
8 ~. H: m) B- A$ N1 S
低头(屈曲)运动障碍多见于生理曲度加大或者生理曲度消失。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偏高或偏低),仰头(后伸)运动障碍多见于颈椎椎曲消失,甚至反弓。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伴有头晕、头痛。如果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导致椎管狭窄。 ' x% j) _. a! ~9 [" s2 F1 `
% r0 E$ `* Z$ Y$ B0 g' a1 ] ●练功方法 1 h" ~) q w) X4 }- [
, Y- G! G; B' Q1 _0 f
虎项擒拿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注意掌力要沉稳,不要拿伤皮肤。 ) G" W7 d0 s% ^' L* L" `7 D2 B0 d2 }$ R
; u' Z6 w. A" C* n2 O$ f0 N
; k9 v9 R5 R: v, y. A% ? 症状二:侧屈运动障碍
& {/ C y a* c K( S/ j- W) e% v) Q; u9 ?: U
多见于颈椎椎体移位、侧弯,左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右旋转,向左侧弯;右侧屈障碍者多是椎体向左旋转,向右侧弯。如果不及时调理,椎体的旋转、侧弯会出现问题:发生在下段颈椎往往伴有肩背痛和上肢麻痹,发生在上段颈椎多伴有头晕、头痛。 ' R4 `3 K" V8 ^/ ^5 i
6 j8 |& l! v( l2 C# \
●练功方法 4 J0 w& c( y4 J8 I
6 N, h) \) s# p. d
侧颈双肩松胛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注意松肩过程中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5 j: [: j4 {$ }3 M5 x o+ p2 D/ `& _9 j7 N% q d9 q
3 w& f0 {3 W, g. n6 W2 U
症状三:旋转功能障碍 / {+ M3 s1 x7 `# c
+ v/ H2 M) |' `" |2 c2 S( b# ~. l" W& p
多见于颈椎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的状态。如不及时调理,向左旋转障碍会出现胸闷、心跳症状,向右旋转障碍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症状。 ; C+ A* |8 I) I- \+ d
* T& ?8 C8 J' K q0 A( Q ●练功方法 7 q9 G- F% H) q5 F+ `
: D; Z J9 @& K7 Q5 S- B
抱肩转胸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8×4次。注意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8 `+ t+ R9 n9 \; {
5 ?9 a, S$ D L& ?& v, Y8 \/ u 抱背转胸式:正立,双手转向后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8×4次。注意转动胸廓时,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 ]1 a6 B, A$ M( Q" v
- }; X& r7 F1 z/ D) O: R! h3 y+ b2 N1 m* M) L
症状四: 颈部不适
4 {( Q, c& U9 h) H$ j3 P: U( A
4 y( Z; b2 {* \' Y# `, B" c( l 经常感到颈背酸胀不舒服,自行转动颈部或者自我推拿颈部会感到轻松。这种状态往往是颈肌劳损的表现。如不及时调理,严重的会引起颈椎骨关节错位,导致各种颈椎病。
2 q9 j/ j: D+ ?. s8 M- F
* b0 a" ]5 j- d$ |% _, T4 ]) C 有些人颈部转动时有弹响声,这种状态多为颈项韧带损伤或头颈夹肌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导致颈椎骨关节错位,时间久了还会出现颈项韧带钙化。 5 h# Q! y* |/ Q0 K. J7 b& ]
+ b C/ {( z/ G
还有些人常常感到颈枕酸胀,这往往是睡眠时枕头过高导致头后肌损伤。如不及时调理,会引起寰枢关节错位,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心悸等病症。
2 [( U: z# \' i1 d. t) o
+ \3 F3 w" j1 S* z* s ●练功方法 5 m7 P/ u. ~: P2 @; c) D
, r6 s2 j2 {( @' {9 g) U, `3 _
抱头屈伸式:二目平视,双手屈肘,双掌在后脑合拢。第一步:按压后脑屈颈至下颌抵胸。第二步:抱头。双手略加压力对抗,慢慢抬头并后伸。反复8×4次。注意胸背不动,如已有病变,屈伸范围以不疼痛为原则。 + m; ^! E: d) T3 J( Q) N2 K
0 A$ M( T6 Z) n# U. N3 E+ C* B 拍墙松筋式:直立两手抱肩,背斜靠墙,立正将背往墙上拍打,(也可在靠背椅上拍打),力度以自我感觉无痛苦为度,每次拍打50~100下。注意有冠心病和支气管哮喘者慎练,如心脏病做了支架手术者禁练。
% P" g8 d9 N3 I0 J8 ?% s* y4 Q7 I5 Q& G3 t
颈椎病的种类和运动治疗方法的延伸阅读——养生妙言
+ P4 z% N) c1 n' Q' w, o3 a7 V u$ v, |+ {! R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 t1 H( {6 p1 P9 T4 T) R2 U. d
! c4 F$ ~% b1 F# ]) i Z$ J
养生,实际上就是顺应天地之性,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这是智者的养生之道。所以《灵枢·本神》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包含养生的三个方面:四时起居、情志心态、性格气质。智者养生,就是能够让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顺应四季气候的冷暖变化;同时又注意调节情绪,没有过分的喜怒波动,并安心于日常平淡的生活,性格上努力做到平和,既不刚愎自用,也不优柔寡断,刚柔自如,没有偏颇固执。做到这三点,就会五脏神安,六腑气调,经脉通畅,皮肤致密,而致病的邪气也就无从侵入,自然可以健康长寿了。
1 {+ }$ c5 P f t F7 k. |
# b" w0 l/ b$ l- J- w
6 q! V* M: v1 j1 t! Q5 T1 h$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