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历书写要点
! L/ g8 P9 p# b- l) J7 e# {
& Z9 v) s& x8 L, J4 v2 M, ?1.现病史 (1)损伤:损伤情况(时间、地点、致伤种类、受伤姿势),局部及全身症状,现场救治情况。5 v- F8 h; z* _- m' I `. l
(2)炎症:发病缓急、发热情况、肿块性质,窦道有无死骨排出及畸形情况。
y# S2 ? Y7 R7 p* X(3)有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或丧失者,要详细记录其特点、演变过程、治 疗经过和疗效。8 @# ]- [- E4 T2 l7 V$ @7 w8 R& O
(4)肿块: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及与运动的关系等。/ e% z# O: P! u2 C/ {5 M6 Z
2.过去史
/ H" d% m p/ R1 e8 }5 K(1)结核病人应了解肺、淋巴结及其他脏器结核病史。
6 J) b8 M6 c& Q6 j/ t* n: T* _# x(2)有肿块者应了解肿瘤史、外伤史或感染情况。- }) s4 W/ x' x/ D
(3)损伤史:了解既往损伤情况及治疗结果。 e( S6 R8 k! ?
3.个人史5 q% z$ A# Y1 p
与职业有关者应了解其工作环境、工种、操作方式,有无毒物接触史及同车间工人健康状况。
1 F c% O# m' R# q- z4.家族史: C) I: t5 W& m3 Y% A( {
(1)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患者要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病人。
; R, J5 p7 y. {) ~) F7 ^(2)结核病人要了解家族成员中有无肺结核史、淋巴结核史。2 d- [2 F# n/ T6 p; P d
5.体格检查
+ q2 v, u8 b/ b1)一般情况9 t, W- r' V2 \0 h! T
(1)视诊:病变部位的肿胀、肿块、畸形、皮肤色泽、创面(肉芽及分泌物性质)、窦道、瘢痕、皮下静脉等,患肢的姿势、步态和活动情况。 (2)触诊:压痛及其范围,有无放射痛,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深度、与骨关节的关系)、局部皮温、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9 |- S; X) {3 y) S4 K (3)运动:自主运动与被动运动,静态和动态的检查(需与健侧对比)。上肢包括手功能的检查,下肢包括步态检查,脊柱包括站立活动检查。" l( o( Q: v) g% B1 b7 h, n0 [
(4)测量:
2 m% F2 `, m* }7 l1 L1 R6 ]/ C 肢体:测量长度和周径。
( r. w2 S2 n, ~) @% p( x% k 关节活动:角度以关节中立位为0°,以此为起点,测量其伸、屈、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角度。记录方法:膝、肘关节记录如下:
2 c4 b' b' J+ r& w j# i8 K 0°(伸)←30°(屈) 25°(收) ← 30°(展)
: Q9 w7 i/ I S% d$ N → →
1 `. l: e) f/ c- S6 y 脊柱活动:记录如下:; ^- w8 A& l2 N7 @) X
) c- f9 s" L* x, J$ W 肌力测定:可用6级分类法。; u: H" c) d" F. C/ J
感觉消失区测定法: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直线(——————),痛觉边缘标记用锐角(ⅤⅤⅤⅤⅤⅤ),温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波浪线( ~~~~~~ ),深感觉边缘标记用圆圈(○○○○○),位置感觉边缘标记用三角(△△△△△)表示。+ x3 P3 J% g* T/ w4 o6 c+ T% `
植物神经检查:观察皮肤干燥、出汗、温度、色泽、角化等情况。
4 U' }+ S% R9 Z% N- o: e 2)各部位的检查+ K3 z, w+ L/ Y L4 G3 p
(1)肩部2 |1 `& W5 v! h; }
视诊:有无肿胀、“方肩”、肌萎缩、畸形和窦道等。1 ?4 I. M4 i' V$ P% ~6 q
触诊:肩三角位置、压痛、肿块。
+ v3 z- l" f. n- A5 y/ @+ a: I+ _! `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搭肩试验(Dugas征)。$ e8 {$ l7 `* O% ^
(2)肘关节与上臂:. G8 C; j' M' z$ X' V1 a
视诊:观察提携角,有无肘内翻或外翻畸形,有无肿胀、淤斑或窦道等。- e L, f1 I5 Z! J( G: Y6 d# M
触诊:压痛点、肿块、骨摩擦感。
$ _ }$ T( n8 b! X 运动:关节运动范围、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征)。
$ A# |0 ? h8 ~ 测量:肘后三角和肘线(Hüter线)。$ @) X' q5 p. ~9 P' r% b/ B* @
(3)前臂:有无成角畸形,旋转活动角度测定并与对侧对比。
a. m$ O. y/ W (4)腕关节:
5 x# i; p! x: r6 f B2 A2 T 视诊:“鼻烟”窝有无肿胀,有无肿块(大小、性质等)、餐叉样畸形、腕下垂。3 _) L$ ~3 I$ C) F' E
触诊:压痛点、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关系。握拇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 Y9 M1 v2 z8 G: [
运动和测量:关节运动范围。& v( G$ w+ [ Q1 Y2 [" a
叩诊:第三掌骨头向近侧叩击有无疼痛。% O! n8 ]: y7 ^, n }
(5)手部:, q* i9 |1 K; J$ {% O
视诊:有无爪形手、平手或其他畸形,有无肿胀、肿块、窦道、肌萎缩。' ]1 A' I& d; ]* z& d
触诊:压痛点、肿块大小、手触觉和痛觉检查。
9 \ Y0 g0 L- m R7 d2 w& Q# \( M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功能检查与握力。
6 q4 f5 l4 m. u7 |0 g) b$ m( g (6)脊柱:% g8 V# v5 d/ h/ @$ P. `, r, {
站立位:①视诊:生理弧度有无改变,有无后突及侧弯,两侧椎旁有无肌痉挛、脓肿或窦道,两侧胸廓是否对称,骨盆有无倾斜、肿块。②触诊:棘突上划线测量脊柱轴线,叩、压痛点,有无放射痛和肿块。③运动:脊柱活动范围,拾物试验。
+ g1 m, a* ^. [8 A- V 卧位:直腿抬高试验,斜板试验,床边试验(Gaenslen征)。) \' |' U9 f1 A' @
坐位:压颈试验(Spurling征),臂丛牵拉试验(Eaton征)。
; J4 s& e# I) ]0 f. f (7)髋关节:
[# ^+ w# x/ E1 n# z- U& E2 N 视诊:有无肿胀、窦道、下肢短缩、肌肉萎缩等;能行走者,观察步态(蹒跚、摇摆、跛行)、畸形(屈曲、外展、内旋、外旋)及腰椎有无代偿性前突。
3 M2 j$ A8 m& Z; T6 ]; C) ?9 T/ C% r 触诊:有无压痛,有无肿块,耻骨下方内收肌有无痉挛。2 ]' x, q& K0 d |1 [1 P9 J% z! C
运动:关节强直,测量关节活动范围,并作下列各项试验或检查:滚动试验,“4”字试验,外展试验(Ortolani征),髋关节屈伸畸形试验(Thoma征),单腿直立试验(Trendelenburg征),奥伯(Ober)征,艾利斯(Allis)征。7 E! m4 x: E; ~6 V7 E
测量:肢体长度,Nelaton线。
. ^* ~7 t; L- J 叩诊:捶跟试验。% E* e0 G0 J- `0 @' h
(8)膝关节:
( A2 u0 F o# R) ? 视诊:有无膝内翻、膝外翻、屈曲、过伸等畸形,色泽,有无肿胀、静脉怒张、积液、窦道、肿块及股四头肌萎缩。
9 j# \4 `: o5 `' N 触诊:皮温,浮髌试验,有无肿块、压痛、活动时摩擦感,股四头肌抗阴力试验,半蹲试验,髌骨与股骨髁摩擦感,膝交叉韧带推拉试验(抽屉试验),膝关节过伸试验,膝关节过屈试验,研磨试验,膝回旋挤压试验(McMurray征),内、外侧副韧带分离试验。5 M9 w. i# n* X# i4 i- x/ \
测量:周径,活动范围。7 M9 _5 O( ^/ x
(9)小腿:观察下肢的轴线,有无肿块、窦道和肌萎缩。
8 y, K6 C% ]7 y! c (10)踝部与足:
; z! l( C; Y( B: l% H. I 视诊:有无畸形(下垂足、先天性马蹄内翻和外翻足,仰趾足、高弓足、平底足、拇外翻和锤状趾等),3 a8 e; @" P8 m/ D0 {, f
触诊:有无压痛,有无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
/ L% J. j4 a* ]3 V7 _3 ]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距下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