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歇性跛行的原因及治疗; _1 t! s$ f. C+ @$ f+ |) ~+ s
% L; _+ G: }4 ], \9 W5 @ s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 Q+ S+ f. m0 m$ t* G( Y3 x1 w
/ a+ U$ K0 G8 a: h' A( k7 m 原因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u" Q4 s, `8 X z
|" n O7 G7 }
治疗
/ Y2 o1 _; e& r$ E0 O4 k& M2 L 物理治疗:关键在控制引起本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另外,应当彻底戒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不交叉双腿,不穿过紧袜或弹力袜。鼓励病人规律地活动,促进患肢侧枝循环,增进肌肉功能。每天走路8~10次,每次步行至出现跛行止,休息到症状消失,然后再行走,逐渐延长步行距离。) d# E- x* A7 j' M
1 t. b: n( L8 M7 g; J7 t- A
药物治疗:可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每日服100~150毫克,能改善血流,减慢肢体动脉阻塞硬化的进展。此外,血栓形成或体循环栓塞引起的急性动脉闭塞,应当用抗凝剂肝素及华法令。该剂可使体内内源性溶解系统发挥作用——溶栓。重症者可酌情用溶栓剂,如溶栓酶激活剂或尿激酶。用药过程需要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