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介绍! ?, t0 l5 A. Y* O; D
) s/ l3 C7 }' w: O$ h9 K7 J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的一种病证。有的阵阵哭啼,哭后仍能入睡。有的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一般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持续时间数日至数月不定。% n0 y: i7 H( }/ @5 u2 v$ d
. q3 N: h" Y+ p 病因病机1 v2 Z ?6 {# G2 X5 s1 s0 H1 l% h5 Q
小儿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食积所致。
% m8 R4 L/ p6 a1 {. X 中医认为由于中焦脾寒,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胎热结于心脾,邪热上乘于心而扰乱心神;偶见异物,暴受惊恐,以致心志不宁,神不守舍;或食积胃脘,胃不和则卧不安等致使患儿阴阳失调,不寐而啼。
; T3 B3 h# a. t* i( N% M( C
" |2 `0 v( e! B# L ~ 推拿治疗9 q& F4 s# C+ c3 g
1.治疗原则
9 Q4 H8 ]% Y# I" o; O! [4 ]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安神宁志。中焦脾寒者温中散寒,健脾安神;心经积热者清心泻火,通腑安神;惊骇恐惧者镇惊安神;乳食积滞者消积导滞,理中安神。
, E- Q/ L$ N) ]. L
: f3 X7 L2 v( t; v) t 2.基本操作* x/ y& y( a- M d3 a
(1)患儿取家长抱坐或仰卧位: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一分钟,按揉人中1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揉小天心100次。
# h% J6 k; `1 l& p/ H) k3 T (2)患儿俯卧位:自上而下掌摩脊柱3~5遍;捏脊3~5遍,按揉膈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 e/ s3 h8 F. b, g4 }* ?! k# k: i6 g2 o% l6 j H( e
3.辨证施治. X; N( }/ U* n$ \& p# z& o0 P
(1)中焦脾寒:补脾土3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拿肚角5~8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或以透热为度;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0 U$ P9 B# O* X R ]3 j- @, W (2)心经积热:清心火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小肠经100次;掐总筋10次,分腹阴阳50次;揉小天心100次,揉内劳宫50次,揉神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推涌泉100次。
5 K$ z2 f; ]! H A* N+ y& A6 j (3)惊骇恐惧: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两分钟;清心火100次,清肝木200次,补肾水300次;掐小天心50次;摩脊柱2~3遍。
4 y4 G, [6 D; R* P- F) P8 \ (4)乳食积滞:揉板门100次,补脾土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揉中脘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捏脊3~5遍,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5 T3 [; |. l& C0 A7 b- G; _+ r. B* |
7 R' ^: h. {" K% J 适宜技术
! y2 b) P. T& g# c 1.中药:脾寒者可用理中丸加蝉衣、黄连;惊恐者可用安神定志丸;食积者可用消食丸;肾虚者可用肾气丸。3 I7 O2 |& y5 I2 I' l+ x9 J
2.耳穴疗法:用压耳法于心、肝、肾、脾、神门、内分泌,辨证取穴分别选取2~3穴,左右交替,中等刺激,10天为一疗程。7 l3 J" M* M5 ~; d5 K
3.穴位注射:选足三里、三阴交穴,用维生素B1100毫克(一毫升)和B12250毫克(2.5毫升),注所取穴位内,每日或隔日一次。7 x* o5 S, \* h1 Z: K. t5 f7 S
1 Z' w4 C9 T0 F# g8 _! j! {. K( U
注意事项
& d) L6 P3 v3 r$ }( D) h9 C; { 1.啼哭本身是小儿求生的一种本能,它反映了小儿的不安和需求,故治疗时还应辨一时性啼哭与经常性啼哭。饥、渴、冷、热、尿湿、身痒或包裹过紧等均可产生一时性啼哭,只要去除诱因,其哭自止,不属病态,无需治疗。
: X; |; }- }7 d 2.小而怯弱,避免异声异物,慎防惊恐。6 H! L% c8 U' l9 C/ ~
3.平素调护得当,饮食有节,寒温适宜。
. d1 ]6 H; n! F& ]. T8 x% G( |$ t 4.家长要积极配合治疗,夜间定时叫醒排尿。
& M* H& }3 J( h5 n6 s
, o- [9 M$ L4 {% H* [小儿夜啼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介绍的延伸阅读——推拿按摩的起源. v! G6 z7 u: b
0 G! d0 N4 h+ @- [+ W! _# D
古老的推拿、针灸术起源于中国,人们受伤后,本能地用手去抚摸伤痛处,疼痛得到缓解,由此便逐渐产生了推拿疗法,可以讲人类在诞生的时候,推拿就随之而产生,是我们身体自发的一种本能的自我治疗的方法,是人类最早最原始的理疗手段。通过按压、揉摩、针刺和灸法,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由于其神奇疗效,它已经和中医药、针灸等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 r$ H6 G5 n9 E8 f. L6 U; u" X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4 e7 a* ?9 P- ]" g& z5 Y8 E7 c/ v- y* X6 Y5 [: L
" x; _3 c! V+ Y: K' c8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