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节病的饮食原则7 _# `' Q& \5 G7 b1 D
/ m6 g$ C5 K, M: U3 p2 X/ y
大骨节病是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骨关节病,主要发病地区为我国的川藏到东北的狭长地带,发病者多以玉米、小麦为主食,而以大米为主食的几乎不发病。虽然大骨节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发病地区无一例外的都是低硒地区,所以属于硒缺乏相关疾病。: V. h2 [, _* W& z6 J% _
$ I, F- Y4 x* e- ]; P, |5 ^ 饮食原则
& t7 t) k4 c2 l" y$ P1 i8 l9 k3 j 由于大骨节病区人群处于低硒状态,补硒预防后可见发病率及病情明显下降,补硒有促进大骨节病人干骺端病变修复、减少恶化作用。补硒的同时补充维生素E对治疗儿童早期大骨节病有显著疗效。可以补充硒盐;食用含硒丰富的农作物;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海产品都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等。
5 d3 c6 J9 p6 S# Q
. m0 }: J8 J- j" }大骨节病的饮食原则的延伸阅读——什么是大骨节病?
1 Y+ d% o7 u/ X- `/ P% Z- U% Y1 D. Z
大骨节病是发生于儿童,以关节软骨、骺软骨和骺软骨板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骨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至西藏的一个狭长高寒地带。病因至今不完全清楚。在本病流行区,土壤、粮食和人发中偏低的硒含量与病情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夫系。水中腐殖酸总量和腐殖酸(-OH)与病情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系。大骨节病区饮水中微量元素不足、过剩和失衡可能是引起营养不良性改变的因素。此外,采用“吃粮、改水、讲卫生”预防大骨节病已取得良好效果。本病发病年龄较小,一般为3-15岁儿童,手、足和踝部发病率高。
4 E) ~: x1 x. q& m2 T/ J* d; z" E3 z+ P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