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带凳子是因为公交车拥挤吗? 一例腰椎管狭窄病案分享 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都帅刚 患者:李**,男,61岁。 住院号:29**56,住院日期:2016/11/7 主诉:间断性腰及右下肢疼痛2月,加重10天 现病史:2月前劳累后出现腰及右下肢间断性胀痛,伴有间歇性跛行,一次可行走距离约200米,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晨轻晚重,自行服用“扶他林”疼痛缓解。10天前劳累及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明显加重,一次仅可行走10米左右,坐下休息疼痛稍缓解,外出必须带凳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求进一步诊治住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无发热咳嗽,无低热盗汗,局部无皮疹,无夜间痛,便秘,饮食睡眠欠佳,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主要查体:神志清、痛苦面容,腰部右侧肌肉皮肤相对左侧高约5mm,皮肤颜色正常,无皮疹及色素沉着,质硬,局部压痛(++);腰椎活动度:前屈60°,后伸20°,左侧弯30°,右侧弯30°,旋转度(右侧)8°,(左侧)8°。直腿抬高试验(-),下肢肌肉未见萎缩,无压痛,无明显感觉减退,肌力Ⅳ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发作时VAS:7分。 辅助检查: CT 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 MRI:L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 肌电图:L4/L5/S1神经源性损害。 入院诊断: 1、腰椎管狭窄症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法: 弧刃针标准疗法(弧刃针、三氧、康复)+椎管内持续药物治疗 治疗结果: 1、7天后,疼痛明显减轻,VAS:3分。 2、21天后,患者恢复良好,VAS:0分,一次行走500米无疼痛症状。 3、6月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活动时注意活动量及行康复锻炼,疼痛未发作。 讨论: 椎管狭窄是疼痛科常见的疾病,常见原因有骨性狭窄、继发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引起的狭窄、外伤、椎体滑脱等多种因素。 此患者既有骨性狭窄,又有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间歇性跛行症状明显。体格检查发现腰部右侧肌肉皮肤相对左侧高约5mm,质硬,局部压痛(++)。 综合分析,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既有椎管内因素也有椎管外的软组织因素,我们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采用了以王学昌主任创立的弧刃针标准疗法(弧刃针、三氧、康复)为基础治疗方案并联合使用椎管内持续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弧刃针外周松解可以有效降低腰部肌肉张力,间接减轻椎间盘压力,减轻椎管内压力,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椎管内药物持续输注可以在靶点持续使用小剂量药物彻底消除局部炎症,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 我们科已经有多例这样的患者,通过弧刃针标准疗法配合椎管内持续药物治疗等微创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方法不只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效果明显,对颈椎间盘突出也有非常好的疗效,对大多数需要开放手术的病人都可以避免开刀,且疗效可靠,风险小,对人体的影响小,恢复快。 file:///C:/Users/帅刚/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4AD.tmp.pngfile:///C:/Users/帅刚/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4AE.tmp.pngfile:///C:/Users/帅刚/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4AF.tmp.png
! h, K& ?0 R. _, D. W( \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