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学步宝宝步态 足部的疾患早发现0 j4 J& O; p/ I
来源:颈肩腰腿痛网
! q: M, _5 G: M. R# O- E! ~# y' {" ?! f5 w# d- S
- [3 D5 V B4 h8 Y0 G, W
3 R% [* p$ V* s# x 宝宝开始走路的平均年龄为15个月。9 R. P+ Q* i+ m7 b( h: b$ ?$ o
3 | m7 G! R* ~ 在宝宝迈开第一步前,很多宝宝会经历一段需要外界支撑物(如家具等)慢慢前行的时期,有时候需要数月。当宝宝开始独立行走后,他的双足飞速发育,稳定性很快就可以加强。你会惊奇地发现蹒跚学步的宝宝用足趾走路。在宝宝走路的起始阶段这是正常的,但是持续如此则需要引起父母注意。例如已经连续数月用足趾走路,最好带孩子到儿童骨科医生处看看,医生会做一些与肌肉和肌腱功能有关的检查。如果排除运动系统的疾病,骨科医生会建议你到神经内科再做检查,因为在少数情况下,足趾走路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表现。
8 Q1 f6 [3 R Q) }! W/ ^2 ?
* A9 d m8 K/ E4 j9 _4 A 除了用足趾走路,许多在宝宝出生时表现不明显的足和腿的疾病也会在宝宝开始走路后被父母和医生觉察。7 |: |$ {2 J7 [, O8 n" {+ y
2 d5 n, Y$ l. f% G/ H" R. D 其他的疾病,如“拇外翻”又称“鸽趾”,即足大拇趾出现变形,向小趾方向偏斜,从身体的中心线来看,拇趾是向身体的外侧偏斜,故称为“拇外翻”。它可由未被纠正的内收趾或者足部、小腿、大腿和髋部的畸形旋转引起。轻度畸形往往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有家族史的病人这种畸形相对严重,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宝宝患有“拇外翻”,建议父母让宝宝坐的时候双腿放在前面,不宜跪坐或者盘坐,双腿交叉在前的坐姿有助于减轻这种畸形。( b! b: D! F) ]" w( Y% R! x
; v: Z2 n5 [- W# [ [ 婴儿也可能存在“罗圈腿”(双膝向内并拢)或者“弓形腿”(双膝向外张开),但是正常情况下等到宝宝开始行走,双腿会自然伸直。如果你有疑惑,可咨询儿骨科医生,他们会检查宝宝膝盖以诊断双腿是否健康。
- ~5 q# R9 m4 A$ m
1 h) V1 M1 x7 G# t' w 如果宝宝已经3岁了,足部仍然很平,这可能意味着孩子是真正的“扁平足”患者。骨骼或者肌腱畸形都可以引起这种情况。这时就需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对于有“扁平足”家族史的孩子尤其必要。“扁平足”容易引起小腿疼痛、拇囊炎、拇囊肿和槌状脚趾,在孩子十来岁时这些并发症就有可能出现。“扁平足”孩子一旦开始走路,可以穿一种特制的有植入片的鞋子纠正。有些严重病例需要手术纠正。- D' O5 l( t; X! D t
9 N' j% \$ ?( N: N+ _. U5 O, C4 z 总之,对于宝宝的足部发育畸形,一旦有任何疑问,父母一定要带宝宝到儿科门诊作正规检查,尤其是有足部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最佳。
+ L6 G- E' _6 y2 ^; p
N' ~/ m7 R- [/ i k! {: P- R6 R+ Q/ y
观察学步宝宝步态 足部的疾患早发现的延伸阅读——宝宝用学步车好吗?宝宝用学步车的利弊及注意事项3 C; h4 h: O L
- o) p$ y, O# A& x! n% y
【利】
0 }6 m c( \+ ]5 E8 ?3 }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 Q) c8 M8 {) \) c( Y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5 I3 `8 V- ?- l' h# R$ u1 i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
; H' u- b" @3 `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
b6 a4 @" Y" I; G$ i: M
+ z5 K% f/ r" i, n% I1 Y" ?【弊】
2 t; @ q& `* a% H$ X! i 1.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
# j! Y j$ E4 B( d; D# S 2.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而学步车没有这一功能。
# O. Y" T( Y# C2 n9 [5 ` 3.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学步车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宝宝发生意外,如撞伤及接触危险物品等。 {1 y; \% o# ]' m4 z8 B3 k
4.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 N6 L2 H3 ^ a; h 5.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学步车的协调、反应能力,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另外,在快速滑动的学步车中,宝宝会感到非常得紧张,这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 ^; D3 Z6 \* }- Z6 s5 V& e2 M
/ I5 G. L" E% p8 l
【使用学步车5点注意】
$ {' p3 J2 L* t7 M( G0 x" k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爸爸妈妈需要谨慎对待。) X: E. d( E+ l7 f5 C
' s2 t- t' Z$ F( B
1.不能过早使用。8 o" l2 h6 ]. r n. Q! h# I5 c2 t
在宝宝满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 @; o* x1 \' y4 i9 T, b
1 x" y( M* Z* G/ a)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
/ L+ q, S$ d( T8 E4 d' x7 F 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会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
5 z; M3 B2 E$ ^& S& A2 j( k- f ·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突出物;0 {6 C, |4 k r3 m, |7 j! L# \# F
·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
. _2 Z! y" B' |7 H ·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 u7 V( t. O, E- _0 m8 ?0 C0 g7 {4 o: g6 }* z" Y. w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8 _1 n9 n% @/ I* R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5 }% I& \7 {, d+ M' H3 g4.宝宝使用学步车时,爸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发生意外。4 S7 {2 C1 Q/ |9 s: J
5.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
" u: z- n$ J% W h7 u. o
^1 P) ]8 r* ^6 v% E( @$ I. Y% I【两种宝宝不适合使用学步车】
/ Z2 n" k+ h3 y$ j- e ·有佝偻病或超低体重的宝宝;
% L0 A; q. i' x/ g, o9 { ·难养型气质的宝宝,难养型气质的表现为: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慢;任性、好哭、脾气急躁,易发脾气;多动、不安;睡眠困难等。
: K3 ?3 Z# }/ ]' p( ]( h' b: h5 U4 U1 L( @' M* K! _
6.学步的环境要安全。
# a" m- q e8 B4 L; C: o5 L& K$ \5 j# l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要远离电器、插座,尽量减少堆积的杂物。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
: e1 j" \( M+ e, k# ~9 O5 h ·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 ?+ W) i# e6 v/ @: |2 h4 b4 H8 h
·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 W4 j7 G4 d/ Q# L& E# M! h
/ o# _: |/ H( k1 z# S' t 特别提示:1.劣质学步车(车轮问题、高度不当、部件不牢固或脱落等),会导致宝宝发生各种损伤,严重者残废,所以要购买有质量认证的学步车。2.使用学步车前加强对宝宝的爬行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宝宝迈步,而且有益于身心发育。4.不少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R$ b+ L9 k: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