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丸子和小玉 于 2012-7-22 20:11 编辑
3 Q8 }7 H# I6 `1 G5 L8 _8 ]: f. X" d+ \& t, c0 @
透析糖尿病患者应警惕足部疾患 或致命
+ o; \ f+ G1 C7 q: D8 p来源:颈肩腰腿痛网9 }, [" V$ B4 n: F
- B+ ]/ f; d1 t: T
4 `+ s$ w) N8 G0 C! X2 v5 G 英国研究者在第72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报告,有足部溃疡或接受了截肢的透析糖尿病患者较之无足部疾患的透析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更高。
9 q6 R1 R5 p& _) P e
& [2 j$ J- V4 k9 H4 b& D 曼彻斯特皇家医院专家、高级临床研究员Agbor Ndip医学博士和同事研究了足部溃疡和截肢对192例接受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i- @8 n+ N# u D4 {
5 v8 I3 L" ~* Y2 r* h 研究参与者在进入研究时接受了全面的足部检查,以评估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疾病、足部畸形和足部溃疡/截肢情况。
4 }( V& ^' M. J0 V9 U# o1 b( V! E 总体而言,102例患者(53.1%)2年后死亡。59例基线有足部溃疡的患者中,35例(59.3%)2年后死亡,而133例基线无溃疡者仅55例死亡(41.4%)。此外,74.3%(26/35例)基线截肢的患者2年后死亡,而基线无截肢的患者这一比例为40.8%(64/157)。有或无足病的患者2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 t* R7 L; D; Y1 B9 w" ~! g- I. P0 d9 `: _ K
多变量分析显示,校正了糖尿病类型和病程、年龄、性别、视网膜病变病史、缺血性心脏疾病、充血性心脏衰竭、脑血管疾病、截肢、足部溃疡、周围血管疾病、神经病变、活动性足部溃疡、基线血糖控制不佳之后,足病是死亡率的强有力预测指标。& t+ R2 e+ r& ~7 S
入组时有活动性足部溃疡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119%,有截肢史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38%。 }, d+ R- b! d. M& I* q
* |3 r6 h, j: H: a; n: d: L* \ “这些数据表明足部溃疡或截肢的透析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强调了在透析病房整体足部护理和截肢预防的重要性,” Ndip博士说。 “积极的一面是,透析患者经常因透析就诊,因此适合进行预防性干预。”+ h2 @- h& k, x7 Y
0 ^3 j: T+ z1 ] Ndip博士承认,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足部溃疡或截肢的透析患者比没有这种并发症的透析患者死亡率更高。 “有一位听取报告的听众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截肢后产生自杀倾向所致,”他说。 “不过,这一发现可能是由于透析患者共病率较高未被发现所致,因为在我们考虑了死亡率的传统危险因素之后,研究结果仍是如此。”- R$ ]2 ?, _0 W( T* E) m) ]* W
$ s b$ m) ^5 {$ u$ B
他说,未来的研究将涉及研究患者的死亡证明书或死因报告,以确定研究人口的死亡原因。该研究是首个研究足部并发症对透析患者死亡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获得了良好病例确证。但是,他补充说,只有约15%的患者在纳入研究时截肢,这可能是研究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性。' w6 N/ E2 R5 V. D3 P! p
9 f7 ^: L% p' I# o' V* f3 i+ l9 O) l3 b% t: {
透析糖尿病患者应警惕足部疾患 或致命的延伸阅读——透析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 B+ `4 P1 ~% E# V% z. J% @, \7 O5 u3 H# k& }3 ^- x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由此糖尿病而导致肾衰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对于糖尿病肾衰患者的透析除注意非糖尿病病人应注意的问题外,
: Q: S# J- I1 r+ j" ]; O- o* s) O' l. C0 o: J3 p6 x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 K Z' ~7 X* U0 X- Y2 y透析时机的选择:因糖尿病病人全身血管硬化,其发展速度迅速,且尿毒症症状要较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要早,所以,糖尿病病人应尽早透析。在国外,糖尿病患者血肌酐在300—400umol/L就要进行透析治疗了。国内血肌酐在400umol/L以上,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脏器症状(如浮肿难以消退,高血钾,心衰等),肾小球滤过率在15ml/min以下,主张越早透析越好。. J8 ]' F9 }* K4 g' _8 o7 y4 F4 \1 `# i
* H {: I# K9 y
透析的种类:在初期透析时还是以血透为好,若血管条件不好,心血管状况不稳定或无条件进行血透时,主张以腹透为佳。; T- \1 T7 ]5 J: N
穿刺:因为糖尿病病人全身血管硬化,反应力差,其血管条件可想而知,所以说糖尿病病人穿刺十分困难,有可能第一次穿刺成功,但并不能保证以后能穿刺顺利,因为经过一次穿刺,下一次血管就根本无法触摸,已完全硬化,摸不清血管方向,若遇上全身严重浮肿,那穿刺就更加十分困难了,所以说若穿刺不成功时,应尽快插管抢救生命或改为腹膜透析治疗。
9 u) Q* K( L" j9 E& b
, S2 v) G7 c1 I% A1 s6 { ?血糖控制:血糖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治疗,出现症状的早晚以及肾功能恶化的速度。所以,对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把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必需的。对于已进入透析阶段的患者来说,透析前需不需要注射胰岛素或应用降糖药物,这要根据血糖的控制情况来定。对于血糖较高,难以控制时,为防透析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还应按常规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而对于血糖稳定,饮食不好时不可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以免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或脱水不彻底。因为目前透析大部分为无糖透析,且透析时消耗部分能量,所以极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2 N& ~2 I5 i G4 _0 E1 E) H5 U: C* |; `/ G
饮食:不论在透前,透中,透后若感觉出现或即将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如出汗,心慌,胸闷,恶心等应尽快进食,以避免进一步加重。高血钾: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高血钾,这与其原发病关系很大。况且糖尿病病人血钾难以控制,下降效果有时不明显,所以糖尿病病人血钾检测十分重要,切不可盲目大意。" e" F0 B+ R. B2 D
% _) E" x9 Y' N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王玉新张以勤
' u2 x7 ?: B, j1 P
7 C+ j4 g+ _& T( W4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