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有头、颈、肩、胸、腰、腿、的酸、麻、胀、痛时,表明,你的脊椎已经出现问题了,多数情况下,只要你将错位的脊椎正位,症状也将会消失。 如果每一节脊椎骨都处于正常的位置,那么整个脊椎呈现出两个向前的弯曲(颈曲和腰曲)、两个向后的弯曲(胸曲和骶曲)。当脊椎的弯曲度是良好的————该弯的地方弯了,该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弯曲改变,身体则往往陷入亚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扰。
7 S# ]! }) A% V* I/ u" |( n- O 人体的31对神经分别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并贯穿全身,调节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骨盆、脊柱错位后,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首先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前屈、后仰、侧屈)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早期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部僵硬,多梦、失眠,口渴、心烦、耳鸣、耳聋、胸闷、气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反应迟缓,腹部胀痛、小便困难、便秘、腹泻,肥胖、消瘦,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经络进一步阻塞,病情进一步加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甚至发生癌变。同样,当某一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其异常之处,且直接通过养护脊椎拔除病根。 5 G1 h4 D1 v: b8 ^# F; a. h& J
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骨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相应的肢体就会出现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 3 y8 J4 l# V1 ^" N& {: [
复位就是用手法对骨头的错位微调,以达到筋、腱、骨、肉之间的平衡,从而解除、减缓其紧张和疼痛。 0 E+ ?4 t P- _/ I& e& g1 @
T+ G2 @' g( l' }5 {6 i1 G% ]& B% e
5 a U8 S/ ?5 n
4 T; Y% x4 s- [3 H % C0 f8 f. f& s8 p% Y
1 i( I- Z0 J" ~" l- @) d* M" Y# P: e脊椎简介: ! g% y- e: f7 Q1 A
5 Q- v4 N, t E; m' E- n$ M6 L3 B 脊椎由7块颈椎骨、12块胸椎骨、5块腰椎骨、1块骶椎、1块尾椎(骶椎和尾椎分别是由出生时的4~5块骨头融合而成一块)组成。
* @/ [; t. U" H4 {$ _ 每一节椎骨与相邻的椎骨之间都是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以及椎间盘相互连接的。椎间盘就仿佛是脊椎缓冲压力不可缺少的"海绵垫",它的秘密其实埋在中央,那里有一种弹性极强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中,水分占了80%,所以它像果冻一样可以随着外界的压力而改变位置和形状。为了不让"果冻"四处滑动,在它的四周,还环绕着厚厚一层纤维,纤维环就像桶箍一样牢牢地把"果冻"锁在最里层--因为一旦这颗"果冻"溜出纤维环,就会压迫到从椎骨中央穿行的脊髓神经,产生各种痛苦的症状,也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类型。椎骨之间的其他小关节、韧带也同样有可能在我们每天的行动中发生各种损伤。
. ]( T1 E" S4 F& z7 g: W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只是很微小的细节,不足为奇,实际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破坏脊椎整体,乃至影响全身的健康。例如,某一节颈椎错位,极有可能压迫到与之相连的脊神经,导致其下方脏器功能的失调,因为穿过颈部的脊神经往往要通往全身各处,所以全身功能都会因此而受牵连,高位截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某一节腰椎间盘突出,则有可能导致位于它上方整个脊椎生理弯曲发生改变,继而压迫椎管里的脊神经,不但引发剧痛,还影响脏器功能。
$ ^5 R6 @, h: w 我们的头、颈、肩膀,如同树枝一样,它们与脊椎这根主干是不能分开的整体。严格来说,头部甚至可以认为是脊椎的延伸,因为头和脊椎从我们还是胚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连为一体、共同生长了。所以脊椎的姿势会直接影响头部,而头部的活动也直接影响脊椎,影响全身功能。连接头与脊椎的是我们的颈部,如果您姿势不当,例如习惯头部向前倾、下巴过分内缩、肩膀耸起等,都会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与僵硬,长此以往不但肩膀会感到疼痛、麻木,整个背部甚至都会感到不适,乃至全身健康水平下降。
0 U+ K k3 k# @' |# ~% y; e% V 那么骨盆呢?骨盆牵制着脊椎基底,影响它的自然曲度,如果骨盆过于往后、过于往前或者两边骨盆一高一低,都会导致长短腿现象的发生,进而使脊椎侧弯、脊髓受到压迫,最终使得与脊神经相连的脏器功能下降。 % I# x2 H$ `1 ?) f
3 W" t8 F; U" z, ~; S* I9 ]" G1 Y
6 v5 n k% T, [! U/ @* {7 r1 l
7 W* {! u* x$ y: W: O
6 t) z( q* S) u6 C2 M5 X+ O) A N
a! A6 X, Q! ]& M4 W) n3 B错位可能导致那些疾病? + S4 G. u8 S) B* s
' a6 n7 g5 f9 w" M8 O/ w$ Y* e
: K& Q! r$ T. t I, [
" q2 U5 W+ ?. C! q2 U- G8 i
- e" h5 }5 w9 _8 |( b* a% Q& P5 g8 {) V
: \& H9 t: ?6 G, w8 }9 d o: i0 Y" g7 w
6 l/ T( j4 u. g0 U
1 L' Y$ l1 m4 O! R2 N% o
$ G9 W( g) f" w; s0 m( B/ u8 v- Z; q! r8 ~
4 r4 `- |; p4 Y4 G4 a) A
, J( N+ D5 v; f4 T 点击图片放大 R! Z% u1 F X) _
7 r$ _9 e/ D0 G; `6 F: `
+ j- t9 i Q' _
3 A( x8 _. I( A! O" I+ o' i; |% ^& [2 E
& C& @4 m$ L0 \# K/ c/ Y7 s% I: e8 j* W% c. [1 J( i" v6 I3 F& b0 ~
+ s2 x5 }* z7 u
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
5 n" P+ _" S2 y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 # `3 n. O6 w' F1 Z2 A( v. \3 [2 s% L
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 ' L: Y' S) Z0 v. I; h1 ]
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9 O8 s9 X1 a0 v$ S- @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
. V: C5 R( z! Q, D: z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
4 r. W( V; R- Q0 l/ ]8 J颈椎7 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 8 R' u" d1 }6 G! S+ M' `6 U
: [7 `6 T( L" b+ S" x. L' f' [7 W* n胸椎1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
6 W2 U# k2 n [: F% k胸椎2 气短胸痛
0 e* |9 Q0 B" z) _' V# {胸椎3 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 w+ p+ h1 n v8 q0 ?胸椎4 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6 k( E5 v2 y0 d& k6 }% h. v7 k# t6 V胸椎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2 I; D: p w( ?3 X7 L5 ]% S
胸椎6 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 k9 Y$ F4 \3 D7 I3 y. T" i
胸椎7 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
& ]7 ^2 ^" \ _5 K0 S. K胸椎8 免疫功能低下
8 r) z; s7 ~% v' m, M2 U. ]胸椎9 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 Q) c z. B3 I7 b9 U胸椎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 l3 P" q3 L; v7 ]% Q: v
胸椎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病
7 y {( {3 u# P+ F' T2 Z: z9 P/ _胸椎12 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
; A' A$ I9 `. H/ z
# o: c/ q V1 V. K8 r$ w" z腰椎1 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 n8 {# x: z0 ]6 s! @0 C腰椎2 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 G% O/ F+ q( e1 o5 _
腰椎3 膀胱、月经不调、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 V: _4 I: h4 ~, c. H' i) X腰椎4 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
: T4 L) X7 w! C1 b5 A$ d腰椎5 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
& l2 \! o5 [/ p& {$ K/ e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
4 s x) G8 m2 a7 H8 A尾椎 尾骨痛 8 R& r+ i" D) x5 v
0 \, g3 s! j7 P9 {% T
你可以对照上图或上表,检查自己的那块脊椎骨错位了,或自己有什么症状,检查相应的脊椎骨是否错位,用正骨的方法将错位的骨头正位。
! k5 g9 G6 c- f3 R( K6 p% W% v
7 k+ O& O3 j9 z$ D. f怎样简易检查: f$ ^; v2 K: }0 t) D0 I
* x; k( B2 x) o' ?) D7 o& j
9 }- b; d' P h[url=http://b19.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4a299cd0c64a52779b7ab1828f151880b48f964b7297132f77ae27795108744e610131b2c58d5281242972543e4a0811883ffcc506889d1d290d5d2b60cc7212f397e3a331f64923687bd3a11931359f0132f35d] [/url] % c0 D8 U4 O, I+ H: h* X
7 b% z$ d& S5 W4 Y# t
+ [9 |8 F, c( p9 f
1.被检查者最好是穿一件薄衣,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一侧; ' s! n, s' @1 }2 N
2.检查者两手都取出食指和中指,靠近被检查者头部的一手横向按住脊椎的上段;另一手与脊椎方向竖直平行,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中心线的两旁。顺着脊椎用大约两分的力量往下滑动。
8 `) T5 G0 u0 f/ {; P 3.看脊椎是否正直,一方面通过手下直接的触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衣服上留下的滑动轨迹,这也是建议穿件薄衣的原因。 1 h9 [) x# n2 l
3 T( A. m2 P/ b! e/ Q* Y" ]也可以这样自我检查: % k, _' [ B* Q5 c. n3 C' T
用一筒保鲜纸,中空处用木棍填实,外再卷一张浴巾,仰卧在硬床上,用该棍卷从腰至颈在背上逐节抵压,有痛处即是 。(也可以代替保鲜纸筒)
3 f9 ]& ~$ E) b- x) i" p6 N) M/ x# Q+ k+ V" c. n4 i
脊柱定位:
4 a- X6 R: y+ ?+ \ 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7 @' \; C# I' g$ J: A+ h- Q. q2 _
* [6 |$ E0 U' u8 c/ \4 S' j 正骨的方法需要正骨医生施治。轻微的脊椎骨突起,可用两只大拇指叠加按压凸出的脊椎骨,按压时可在脊椎处,先用生姜去皮后涂抹药酒再按压,压平为止。内凹和侧弯比较难自己正位。 ; j( e* v2 D5 H6 W7 q6 `" ~' j
6 B# D1 S% [. |$ D; B% y, B % o7 l* r& `: }; u
, {& S! f; P4 E! h
9 ]1 H& b$ E3 y9 g#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