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痛王医学网校直播微课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理疗师班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十合一精华班 弧刃针、线针刀、小针刀、特色埋线、实用整脊、臭氧、臭氧水、臭氧大自血、尸体解剖、火灸疗法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医学专家班 痛王连锁
查看: 4460|回复: 0

养生帖泛滥 如何辨真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4 2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生帖泛滥 如何辨真假

      近日,社会调查中心对305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2%的受访者关注养生帖,47.4%的受访者曾在未求证真实性的情况下,分享过养生帖,51.5%的受访者曾在未求证真实性的情况下,照养生帖的指导实践过。

  龚小平是湖南省一名退休职工,闲暇时间,她经常会在网上浏览养生帖。“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注意养生。比起电视、广播,通过网络寻找养生信息更加方便快捷。”龚小平说,她主要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养生帖的科学性,感觉可靠,就会按照上面的说法试一试,看到“偏方”,还会告诉其他朋友。

  中国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张自力介绍,大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是近些年才开始转向养生话题的。往前推10年,传媒和老百姓谈的大多都是如何治病,比如有哪些好医生和好药等。

  “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一是生活节奏快,导致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三是受众细分,导致养生逐渐从健康类信息里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别。”

  “养生信息的流行,更多还是源于媒体的推动。”中国营养协会副秘书长冯海波谈道。现在报纸和杂志包括网站,都会有一些养生的内容,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这样的节目,而且做得很精致,这对普通人关注养生有引导作用。但问题是,许多媒体做养生类的报道或者栏目,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传播健康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这就导致许多养生信息未经检验就被传播出去。

  真假难辨
  虽然关注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不少人在这方面却存在误区。
  “养生帖一方面泛滥成灾,另一方面却真伪难辨:今天说某些食物一起吃能助消化,明天却又说这些食物一起吃赛砒霜。”被访者李淼说,看到这些前后矛盾的帖子,她简直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搭配三餐。

  家住湖北省的沙晔是一位准妈妈,自从怀孕后,她和家人对养生知识格外关注。然而,沙晔发现很多养生帖往往是耸人听闻的,“前段时间,我婆婆看到一个帖子说孕妇不宜做B超,就连产检都不让我去了。但是我咨询过医生,做B超是安全的。”
  “有些养生文章,‘标题党’的问题很严重,动不动就是什么十大抗癌食品之类,这绝对不是专业人士做出来的。”冯海波指出,谣言泛滥,普通人健康素养不足是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相互影响,病急乱投医,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还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也在养生谣言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在出现健康事件的时候,政府部门、营养协会、社区保健机构等重视不足,没能进行正确引导,只是通报一下。反而是搞保健品销售的、健康产业的借机炒作。”冯海波说。

  张自力表示,养生本身就是一个界定不太清楚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虽然有,但很多内容却很难被现代医学特别是西医所接受。“专业的声音不够多,就出现了真空,导致伪知识泛滥,所以出现张悟本这样的人物。”

  将传统养生知识纳入课本
  在养生谣言泛滥的情况下,受访者最信任哪些传播渠道?调查显示,排前三位的分别是书籍(51.8%)、电视(45.6%)和官方机构(42.3%),其他渠道依次是报刊(28.5%)、网络媒体(27.5%)、学校教育(22.7%)、社区宣传(19.7%)、广播(18.3%)、手机社交圈(14.6%)。

  “前段时间,北京市疾控中心筛选出‘北京市首批科普专家’,给他们进行媒体传播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把专业知识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我觉得这个做法值得借鉴。”张自力表示,医院集纳了很多专业权威人士,如果医院能承担起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的责任,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冯海波称,“有些地方在几年之前,已在小学生的暑假作业里加入有关营养健康的话题。这有利于帮助少年儿童抵制垃圾食品,也有利于提高父母的营养和养生意识,但是这种做法还有待普及。”

  张自力强调,放到小学生课本里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如果把传统文化中的养生当作医学,就要经得起检验;如果不当作医学而当作文化,就要放入哲学教育里。”(据《中国青年报》)

养生帖泛滥 如何辨真假的延伸阅读——道家的养生学说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长期以来被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走向极端,因为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思想中有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其实,今人的这些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要正确理解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1.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颈肩腰腿痛理疗店加盟 颈肩腰腿痛之王王学昌 颈肩腰腿痛加盟 疼痛连锁加盟


15日前微信支付报名精华班,500元报名费抵1000元学费!

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颈肩腰腿痛网 ( 京ICP备05068258号-28 [北京两全其美科技公司版权所有] )

GMT+8, 2025-8-21 01:24 , Processed in 0.0205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