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行性脊柱炎的推拿治疗方法
' `5 T1 [ x G" k. X7 u8 y0 H; w& g% \4 P; j! u4 q; k4 W
退行性脊柱炎又称脊椎骨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椎炎、增生性脊椎炎等,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且椎体边缘有骨赘形成。一般以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常涉及,临床上以颈椎和腰椎发病较多。本节主要讨论腰椎部退行性变。9 ^% K: l% X r/ j; ~/ U
2 g8 o3 n) O2 x! z( w3 a
病因病机
1 @8 x+ n2 Z, {# ^9 i, V5 F3 D 脊椎曲线凹侧的椎体缘,由于杠杆作用,所受的压力较大,年龄愈大,椎体所受压迫和磨损的时间也越长,骨刺的形成也越多。压力和骨刺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压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骨刺则是椎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是骨组织对压力所产生出的代偿性产物,是一种对脊柱的保护性加强。其影响因素和病理变化有:
" s" s- N; y) B, m1 }$ k0 r
- K" i& m: Z9 c3 P! B% N 1.椎间盘病变和骨质松变。椎间盘变性后,椎间隙变窄,失去“水垫”或水力学的性能,椎体两端仍不断受到震荡,冲击和磨损。与椎间盘变性同时发生的老年性骨质松变,更减弱了椎体对于压力的抵抗,渐渐有骨刺的产生。1 y" s5 h1 M! x# I
2.任何病理改变,无论局部或全身性,凡骨质变弱者,均可引起骨刺形成。全身性疾患可引起骨刺形成者,最常见为老年性骨质松变。. ]4 b1 C: n# x- g/ i" o
中医学认为,人进入中年后,肾气渐亏,复感风寒外邪,邪气留滞经络,或因外伤,气血瘀阻,血脉凝涩不通而致本病。9 ~! V' C8 _) T; E8 Q% ^
5 x& \4 Z S$ j( Q% t8 k
推拿治疗
9 `3 r: |% r y& _ 治则治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 A3 I: b2 y7 e. D' U 常用手法:滚、按揉、扳、擦法等。
% h) Z% I8 `8 U4 Q+ E$ X 操作步骤:患者俯卧,术者站于患者一旁。* q4 a4 e) M1 h9 L' X4 E
1.推擦腰部病变处及腰椎两侧,配合指按命门、阳关、气海俞、关元俞;或掌根按压脊椎两旁夹脊,接着用滚法从腰部到臀部治疗。有下肢牵痛时,掖法沿后面向下至小腿,同时配合下肢后抬腿活动。
) o) o9 e) x6 y4 b 2.用斜扳法活动腰椎,左右各一次。
% C: Z" M( B5 z o 3.患者改仰卧,下肢牵痛者,可滚大腿前侧和外侧至小腿外侧,上下往返治疗,随后用拿法拿委中、承山,按阳陵泉。
6 c0 m9 J6 B; o' }8 o. Y 4.擦腰椎及两侧,可配合热敷治疗。0 B0 ]& n! P# z/ p+ K. ]% X0 l
- ~. \, P6 G- x ^+ Y
适宜技术; g& s& p7 @" e
推拿治疗增生性腰椎炎
' T/ A( L$ ~! K, S' E 温肾补气手法:手法施术部位:以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厘米处为中心,周围延伸至腰1至腰5棘突旁开1.5厘米处,采用擦、揉、按、推、振等法。手法要求:运用轻而柔和之力,速度(频率)缓和,以治疗部位有温热或灼热感为度。
6 D9 \4 ^3 }+ k/ \; D! Z 补益穴位: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
z# ?5 ]+ C0 Y0 G8 z3 B: T/ h4 z
操作步骤:# m) r; q& P& ~" r9 @
1.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医者位于其右侧,用擦法、掌揉法于两侧肾俞穴及其周围往返施术约5分钟。; _. }2 y, u# l% q. z, e: w& S
2.术者以两拇指按肾俞穴,肥胖患者可用肘尖按之,用力为由轻渐重再轻的原则,以柔和之为主,时间约5分钟。- r, |8 d4 s4 r9 F6 w, l9 |3 T
3.术者以掌根部推肾俞穴约2~3分钟,用力轻,速度慢。3 |: b" W9 K* w1 N" p/ w+ n8 D
4.两掌摩擦发热后,置于肾俞穴,快速振颤之,连续施术5分钟。
. ?8 ^7 F9 B) z% ^/ Y* G. x5 E 5.最后用一手掌小鱼际侧置于肾俞穴为中心,做上下来回摩擦,局部达“透热”为度。
" ~5 O+ h+ a; c; ^/ R- l 以上治疗隔日一次,约20分钟/次,15次为一疗程。
* w* L1 z4 c2 L' _7 w2 H# }
% v1 P; ]; _6 ]7 U" E+ U6 O; A; k 注意事项
# l6 v/ Q: _, k# \2 ?3 t/ A 注意腰部保暖,卧板床,进行适当的腰部锻炼。
m3 H9 B3 x M' N9 G V2 h5 v1 `( [9 M2 p$ y: N. v7 N2 z: Z
退行性脊柱炎的推拿治疗方法的延伸阅读——推拿的注意事项
& {$ S- A9 T Y2 x, q% S6 C! ^: Q' @) w0 N+ I' s$ e0 L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6 [% _: a7 k6 g' e) h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5 ^$ |7 T* k# E' |! T. u, J# ~
(3)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5 d5 `& H8 j5 t/ d( e' i8 K+ p9 K8 a
(4)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8 B4 v; O0 }4 C3 r: D6 ~8 r8 \
(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 Y i! G s2 f! h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s, E& N1 o% M& L& K7 S w
; ^# u+ Y4 z! X& ^: s4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