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疗法治疗呼吸道疾病# H3 W, _. h" m, z( ?4 s/ }
8 }( | X1 N+ ` 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的自由呼吸,治疗也较为棘手,缠绵难愈。对付它,中医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x& | f K% L" f o6 e1 b
, n- S) \' ~* o* |* v% P
督灸
# Z3 p p1 m3 h7 J+ }) H0 g/ Z 适用于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能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温经通络、豁痰祛瘀、行气活血、祛寒除湿。& q. h5 l# u( W E2 B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从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撒上一层薄薄的督灸粉,铺桑皮纸,在上面放4厘米厚、6厘米宽的生姜泥,再于生姜泥上铺3厘米宽、2厘米厚的艾绒条施灸,共施3次,每次约两小时,一个月重复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 ?+ }$ c& F1 e: I! ?' I- t+ l7 q
- j: ]& C2 x2 ]/ |" @/ h2 H 脐灸" n: Z; [: t1 |3 [
适用于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功能低下;各种慢性肺部疾病缓解期,可提高肺功能,预防疾病复发;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周身疲劳及亚健康状态。
5 A2 z+ D' z$ L* n* r 方法: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其通脏腑、联经络的功能,发挥穴位、中药、艾灸三大绿色疗法的优势。脐即神阙穴,为任脉上的要穴,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通五脏六腑,联全身经脉,有“生命之蒂”之称,是一个具有扶正祛邪、养生延年、健脾和胃、温补肺肾、通经活络、行气和血、敛汗安神等特殊作用的穴位。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x4 H( i j4 F! M' \) P$ _0 F* Y
! p8 l7 `6 M: u# Q- v1 a5 G0 X
穴位埋线4 e$ s) Q# x2 G5 a5 [( C8 N) v' {. G+ y+ H
适用于慢阻肺、哮喘。埋线疗法常用于减肥,在呼吸科也是常用的特色疗法之一。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之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 I1 ^) H- u( p. O
方法: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引的线,在穴位处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5号注射器针头将医用羊肠线预先穿入,快速扎入相应穴位,留置羊肠线,拔出针头,通过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4 [$ n! F O: o; P
主要穴位:足三里、肺俞、孔最、丰隆(均取双侧穴位)。8 ?$ b: g) h5 Y8 N1 F1 b7 w( U
* b; O6 ^ |+ [5 ~9 F& @8 Y# j
平衡火罐* W' Y5 W; m& S) k d
适用于咳嗽、喘证、肺胀、肺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或者稳定期,可起到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功效。/ A5 X8 l* v9 s2 {8 f9 b
方法:与普通火罐不同,是以各种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自然疗法;手法有留、闪、摇、摩、抖、擦、推、弹、振。选择起平衡作用的特定治疗部位,实施熨烫、牵拉、挤压、弹拨等手法,向大脑中枢反馈信息,从而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功效,隔日一次。0 J$ n$ ^4 ~3 }
/ ~8 a9 O2 g# m7 o$ w8 @" p6 ] 穴位贴敷
" {. W# v! ^ Q q: T- ~ 适应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长期咳嗽、咯痰、气喘及免疫力低下等患者。有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 o; j9 a- i0 T7 M3 n
方法: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药膏,贴敷于不同的穴位。具体方法为: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膏1.5克注入贴膜凹陷处敷于穴位上,于6~12小时后取下即可,每10天为一疗程。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过敏体质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Z' w1 ^; c0 }; n
主要穴位:大椎、膻中、天突、双肺俞,定喘,丰隆。' b" W& l& O2 @5 @6 M
, @+ K; _6 d* H/ j; S
中药离子导入1 B! m' w9 p- k9 ?/ I: S
适用于喘嗽、肺纤维化、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胀的急性期。
! _% X( Z( K# t- ^ 方法: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药物作用时间较长。经直流电导入的药物在局部形成“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人体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同病症可应用不同的中药辨证论治,能起到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
8 G4 n% l q5 c1 \2 T c& }+ ?) Z
3 S3 U4 i) Y4 l7 @) {' G) x 药罐' a, g# x1 p6 ~5 {4 Y1 p6 I
以中药浸煮后的竹罐吸拔于病体,功能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活血化瘀。9 V4 u8 V9 P; s. e! B; L6 I
治疗范围:肺系疾病急性期:一般取穴大椎、双肺俞,定喘、膈俞。肺系疾病稳定期: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穴位,例如肺肾气虚选择双肺俞、双肾俞、双气海俞、双关元俞;肺脾气虚选择双肺俞、双脾俞、双三焦俞等。' Q+ X, G6 p' F: u/ ^2 h3 W
, ?2 m2 [: O& z% G
隔物灸* v% j. d% [- _, V$ H
适用于各类肺系疾病以及预防保健。可激发正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久咳不愈者。3 b2 M4 Q2 y, O4 l
方法:用艾叶制成的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下面隔姜片1~2片,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姜片到达体表穴位透入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祛寒除湿、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 k6 @1 l: l9 U) _( B9 G% q1 k4 S% ]/ @( i5 x* T
自然疗法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延伸阅读——世界中联成立自然疗法研究专委会! e" }1 j& ]7 f# @; G; J; u
/ o& C) O2 }/ [* S4 h3 {
5月21~2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然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成立并召开首届自然疗法研究国际学术大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院长彭磷基任会长,国医大师邓铁涛任大会名誉主席、顾问。国内外专家现场展示了三氧疗法、蜂针疗法、林氏点穴、药线疗法等11种自然疗法。
( S: b o, ^% \' {+ K$ H7 B* Z0 P2 Y6 ^8 U- u' e$ G
会上,专家分别就中国民间自然疗法、腹针、蜂疗、医学气功、瑜伽疗法等20余个自然疗法专题做学术报告。与会学者认为,“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良好愿望。自然疗法因其疗效肯定,使用简单,取材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推崇,追求无毒副作用的个体化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治疗新模式,自然医学及自然疗法已成为21世纪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手段。$ \. K4 H* ` d) T
! t! Q6 s! x7 w
6 i1 _/ B: A9 V" [% q- s"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