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护膝预防骨关节炎7 L. p. N' Z" D- ]
: X4 B7 D$ D% ^3 f" i' [) g* Q' Y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上下楼梯时行动缓慢,有时面带痛苦,身体肥胖的老太太则更是如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X线拍片等检查,原来这些老人患有骨关节炎。
$ K( N5 z; D* X; Y( b8 _8 T, ]8 N3 c
虽说骨关节炎未给人体生命构成威胁,但或多或少给人们带来不少痛楚和不便。那么,应该如何来预防和治疗呢?& Z8 I5 E/ b. b/ G+ W
% A6 R6 E3 j# n" k6 }2 g6 V' w (一)适当休息
+ f* Q; k/ U1 c8 x/ [7 d$ v 避免过度负重,注意保暖,不要受冻、受潮;定时活动膝关节,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不活动。
) M6 @/ ], y* Y$ h3 |, f- A8 w- y" d: F
(二)功能锻炼: ?# T) g0 i2 V9 s5 n3 ? T
这一点十分重要,原则上以不负重的主动活动为主。下面作一具体介绍:& B: [+ u7 J# @/ q
第一节 仰卧举腿卧位,两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直腿向上抬起,角度可逐渐增大。以后还可在小腿远端绑砂袋,增加重量练习。
1 D; [. R/ i5 i) k2 M 第二节 蹬空增力预备姿势同“仰卧举腿”。下肢屈髋屈膝,足尖翘起,然后用力向斜上方蹬,并尽量使足尖伸直。
0 h; @$ ]8 q, i0 |, Z# @ 第三节 侧卧外摆侧卧,下肢伸直外展,尽量向上抬起,然后慢慢还原。
: w) y m- a4 }% i6 Z3 k 第四节 搓滚舒筋坐位,患足踏在竹管、圆棒或酒瓶上,前后摆动,带动竹管滚动,使踝、膝关节作押、屈运动。7 `8 |. U( L( U$ {" L; P D. y
第五节 踏车运动患者坐在健身车或特制的固定练功车上,进行蹬车活动,模拟踏自行车。" Z5 K9 z% F2 {( F
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可使膝关节屈伸活动自如,还可预防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一些膝关节负重的运动,如“迪斯科”或奔跑等,老人应尽量避免。4 E' b4 F' l. M, q" V
. J; ~% j* o: C' u% B U9 t) ~ (三)熏洗按摩
# P3 _; i/ w- i& F4 M. g 最好用中药熏洗,将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秦艽12克、海桐皮12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等中药置于锅或盆内,加水3~4大碗,煮沸后倾入面盆(或脚盆),将患肢搁于盆上,让热气熏患部;稍冷后,将患部放在盆内浸洗,熏洗后立即揩干皮肤,避免患肢受冻。老年人在进行理疗时,家属要予以照顾,以防烫伤。
( D% X h6 a) m0 S! i0 V+ p: i 药渣及药汁要妥善保存,下次熏洗时煮沸一下仍可使用,每帖药可用5-6 次,每天熏洗2-3次,在熏洗的同时,可轻轻按摩膝关节。若有条件,可购买家庭理疗仪,如频谱治疗仪等,以配合治疗。
8 a2 _( p- l$ D$ D
; \7 \* c, {! z, Z+ o( C) K (四)药物治疗( G6 |* V# [3 n- o
选用一些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以及中药等,严重时可进行关节腔或痛点封闭疗法以缓解症状。
1 G+ ]9 D/ B4 [- T, p& {4 c; f- Z. i% {$ A! i' Y
中老年人护膝预防骨关节炎的延伸阅读——骨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 D: u3 N# o2 ~! L( n, j" A" N7 G/ D
概述
$ M1 i$ z- j7 Z7 ^$ J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多表现为负重关节的酸痛和活动受限。中医学属痹证范畴,风寒湿入侵,经络气血阻滞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年龄增大,内分泌紊乱有关,也可由外伤,姿势不正造成。2 o# {# R/ B/ S/ B4 N
辨证治疗! b; N0 E8 M1 d1 e! J
分 型 | 选 穴 | 操 作 | 实用小技巧 | 痛痹(寒痹) | 根据部位取穴 腰椎关节:肾俞、气海、大肠俞、关元俞、委中、昆仑 腰骶关节: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腰阳关、委中、昆仑 髋关节:环跳、居髎、阳陵泉、绝骨 膝关节:膝眼、足三里、阳陵泉、血海 | 针刺得气后用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15-30分钟,可配合温针灸。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 热敷:用食用粗盐一斤,加生姜片3钱、小茴香半两,炒热(不要太烫),用棉布包好,每晚睡前敷患处至盐凉,三日后调换用料,连用9天。忌冷、湿。 | 着痹(湿痹) | 行痹(风痹) | | 4 n( B; B$ y( Z* |' A- C
- u- R P2 g0 Y S) Y5 P* I6 g/ R
, _0 ^: C6 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