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治疗颈椎病应谨慎
1 u- l6 A, ?6 K" x; V( x2 b+ l2 ~/ W
: O# q& I1 [2 C& n. E5 v3 U' d 颈椎病在临床分为六种类型,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以及混合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相应侧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临床治疗多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治疗。
% x* ~" H! e" z& g 上述药酒方在临床上并不可取。由于川乌、草乌均属于毒性较强的中药,其生品仅适用于外用;炮制品可合入汤剂等使用,并且用量较小,应先煎1小时以上。一旦使用不当,会出现严重的乌头碱中毒,甚至造成死亡。患者在所述的方中未明确二药是生用或制用,以及二药煎熬的时间,其次药量较大,故此方不可随意使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4 A+ O2 r) l0 U Q7 P1 u
2 X/ r1 y. C9 t$ O
; ~4 Q3 q5 z- r/ M7 S1 c
建议患颈椎病的患者最好到医院骨伤科就诊,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 T/ V! i; Z& n+ E( T- T2 j
& V, ^2 r, ~4 M9 P4 }; ?9 P, V% T( i 药酒治疗颈椎病应谨慎的延伸阅读——什么是药酒?' Z, x( T% k3 D' h# H# ~" ~' X+ ?) S9 i
+ G9 A+ Q Z9 w8 l0 a
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疗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具有舒经活血、温通发散之作用。
2 y' p2 u( O9 ?* I9 F9 r B( ^" @( ]) v } N" E! w: c) X2 K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 0 l1 X4 o0 G$ G# V/ ~
! P0 r. K, g* e. s3 T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 T) N9 r2 E; J9 m3 i+ `! K
% J) r, j3 M6 F" n% R( z3 L) v# o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其实,酒是一种最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如鹤鸣山道教流传下来的妙沁药酒),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s0 z* J# R# Q5 [& y
4 ]0 L) Q1 ~/ U9 c, c& m. w8 d) y% R/ H& l' p ~2 G
6 l: ~9 F6 S( t8 Q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