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颈椎病 于 2017-3-8 14:19 编辑
* q' h" d) Z, `* Q: i3 W
" p+ @$ D& L. u. U2 s- t" e/ a" U6 |8 ["舌咽神经痛"一例典型病例分享
# y: b3 C' q0 T- N3 P/ a
5 u! a- h+ z: A1 \时间:2016.5 地点: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 患者:王**,女,64 岁。 主诉:吞咽疼痛5天。 % j9 L7 [6 ?6 A; b2 |1 i8 w' j" q
现病史: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烧灼样疼痛,吞咽、说话时诱发爆发痛,一天爆发痛有近百次,不能自行缓解,咽部喷洒局麻药(利多卡因)疼痛仅能轻微缓解,5天未进食,无发热、盗汗、发作时流泪等症状。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体重下降约1kg。 $ P1 b/ q! q# r" M/ H5 e
既往史:3年前患舌咽神经痛,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茎突过长,给予“卡马西平、神经妥乐平”及咽部喷洒局麻药(利多卡因)后疼痛消失。
; }8 h' A0 e2 R: K& {. \
查体:神志清、极度痛苦面容,身体极度虚弱;咽部无溃疡、红肿及肿物,右侧乳突与下颌角连线处,触诊局部张力高并有明显紧胀感,压痛(+++);健侧无压痛及紧胀感。发作时VAS:8分。 0 g$ |8 E) H x! W( j
检查化验:一般生化化验正常,血糖,血脂、肿瘤标记物正常。头颅CT并三维重建提示:双侧茎突过长。
# z. t" P/ Q1 R, J# L1 W* [治疗: 1、弧刃针标准疗法 2、局麻药局部应用 3、营养神经、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应用 4、神经阻滞治疗 6 a4 E: O' I3 B) U2 [* C9 y- V$ w' m
治疗结果:10天后疼痛完全消失,患者一般情况好,爆发痛消失,NRS:0分。16天出院。
7 v2 n2 i" l! W4 K讨论:舌咽神经为混合型脑神经,感觉纤维周围突分布于:咽部、舌后1/3、咽鼓管和鼓室等处粘膜;并支配舌后1/3味觉。此患者疼痛部位为咽部后壁,吞咽、说话刺激时疼痛加重,既往有舌咽神经痛病史,诊断明确。 3 L( y9 i( Z( L1 X
查体与健侧相比右侧乳突与下颌角连线处压痛(++),触诊局部张力高并有明显紧胀感;原因可能是患者茎突过长的刺激引起茎突周围软组织水肿、粘连、硬化,进而刺激舌咽神经引起临床症状。针对上述原因给予茎突周围张力高的组织弧刃针松解,并给予局部应用得宝松,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 0 g0 F8 I, H) c3 z
星状神经节阻滞,舌咽神经阻滞调节舌咽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配合局部理疗、营养神经药物使用调节神经功能。
! O% a: K4 h+ r
! D/ e# H4 T+ f5 q- L8 d( A" h! y* ]: C- f. f2 h( j
- k7 i6 d7 s1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