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运动止背痛
" d3 p2 ~. A* d# F) d8 F
' s O9 o" i8 G9 L+ P$ M) N
! q" \5 T9 v& B) U* j $ ?( g+ A4 s0 v, V7 A5 D* o
& `8 I9 s* o5 C. _ 人的后背密布着脏腑的俞穴,对脏腑的病气和风寒暑湿等邪气很敏感,再加上背部这个地方自己够不到,也不容易活动到,这时再有伏案、开车等疲劳性的刺激,背痛便在所难免了。想远离背痛,可练习下面的动作。
0 \# k( Q: f9 r9 O
9 m r7 d# l" g 第一招:引背。这是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中的“引背”动作的节选。1.两脚前后站立,重心在前脚,后脚跟提起,两臂提起到胸前,掌背相对,目视前方(如图1)。2.身体重心后移,身体后坐,后脚跟下落,两掌心向外,伸臂屈腕,含胸拱背,眼睛看手腕相对处,略停两秒(如图2)。含胸拱背时呼气,有助于加大抻拉幅度。3.身体重心再前移,两掌下落按在体侧,像手扶桌子一样(如图3),然后重复提臂拱背动作,重复的次数以后背舒适为度。通过这个伸臂拱背的动作,可把平时像铁板一块的后背巧妙地揉拉开,从而改善肩背不适。. h8 g0 S |. ]' l
8 t6 d( y2 J( ?( V) N$ r& x$ `+ @ 第二招:俯撑。俯撑是由俯卧撑简化而来,比俯卧撑的强度要小,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手扶在窗台、桌子或者墙上,然后像做俯卧撑一样屈伸胳膊,从而锻炼僵硬的背部肌肉。开始时做10次,逐渐增加练习的次数。(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丁丽玲1 D- j! i' ~$ N5 d1 I
( r M* C# h. K4 v7 g4 Y2 f
古人运动止背痛的延伸阅读——养生长寿的五大注意) G! B8 j! s; j
! v; p6 k; O n# e0 e 1.每天保持1.5小时的无意识体力活动,而不是刻意的体育锻炼。最长寿的人往往生活在生活条件并不便捷的地区,然而就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获得了最满意的回报。他们需要步行去商店、回家和拜访朋友,这就让他们获得了大量活动身体的机会。生活在长寿地区的人群无一不遵循着以生产生活性劳动为主的运动方式。比如意大利撒丁岛的男性百岁老人仍能耕作。
& l. |/ z' U, v) q. s" T5 C% r# c; g; i' s/ B4 [( {
2.与关爱老人的子女生活在一起。长寿老人都生活在一个关爱老年人的大家庭中,与子孙们生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照料,长寿老人也为大家庭顺畅运转做出了贡献。如他们种植蔬菜、烹饪一日三餐和清理房屋等。这就显现出一种强大的双重效应:他们的子孙可以从长辈的勤劳和智慧中受益,百岁老人也从后代的青春活力中获得了保持身体活跃的动力,他们绝不呆在家中无所事事。
* o% _9 o9 t9 x: a/ t0 f N- }; X! p, b$ u/ Z8 Q, N
3.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大部分的长寿老人都会有精神信仰,即使是不信奉宗教的长寿老人,开朗乐观的心理状态也让他们很少出现抑郁情绪,免疫力更强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较低。他们往往拥有强大而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 z ]$ s0 Y( M# x/ Q
1 p i8 x t" b, [ 4.多吃豆少吃肉。对于长寿老人来说,肉更像是一种佐料,每周一两次,量很少,只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他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大量摄取豆类食品和坚果。长寿老人通常早餐摄入较多的食物和营养,而晚饭的量是最小的;一天中的食物量呈倒金字塔分布。- t i" h2 J7 K) ~' @9 m1 \
2 n% s8 J1 M) |5 n; _6 J# W; W c8 i
5.放慢生活节奏,抽空就休息。长寿老人的生活节奏保持“慢半拍”,吃饭细嚼慢咽,做事不慌不忙,不让自己陷入过度忙碌,并且保障每天休闲娱乐的时间。压力是对人体健康最有害的因素。慢性压力会引起慢性炎症的形成,导致人体过早老化。
( ^/ [: @1 }% G
$ j X) m8 ]% d&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