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表现患者多见于儿童,有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表示未脱位。肘处于半屈位,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
% h; g. c4 S4 h*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单纯肱骨小头骨折,则在X线片上可以发现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而确诊。在诊断中应注意桡动脉搏动及正中神经的功能。
8 E' K. i: r6 N+ ]8 O. z1 J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T. x3 R$ N$ ?; b! h
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患者使用X线检查时,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尚应酌情行体层片或CT检查。
V3 [" Q5 H( Z; I( L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9 g& o0 Y4 x7 t9 c: l j" B7 \
1.外伤史" n: l& `2 N, {) H3 g& e7 m$ t7 `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3 D- U3 ^/ k5 a8 k/ g2.临床表现5 ~+ r, g# v5 Q$ a" ^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注意有无血管损伤。1 v" }- ` `5 o3 p: M
3.影像学检查
7 y) T9 b. D)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 i& R7 H6 A1 ~* A" l' a9 w/ ]治疗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疱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1 g' P; L$ i/ M* ~; f6 H' I/ X
: B( y& p( ~4 z" O6 H# Z0 Q;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