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表现1、以肩峰大结节处为主的疼痛,并可向颈、肩和上肢放射。肩外展时疼痛尤著,因而病人常避免这一动作。2 d0 O1 J6 f2 M6 h' d
2、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至60°~120°时,可引起明显疼痛为主要特征,当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及肩关节其他活动不受限制,亦无疼痛,这与肱二头肌肌腱炎和肩周炎明显不同。9 \" f% l" b* F0 ~0 g A9 n
3、压痛,在冈上肌抵止部的大结节处常有压痛,并随肱骨头的旋转而移动。局部封闭可使疼痛立刻消失,借此有助于诊断。: h) T5 k9 C: b: S- U" c) q
诊断1、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着、家庭主妇、运动员,一般起病缓慢,常因轻微的外伤史或受凉史,或单一姿势工作,劳动而诱发本病。6 \& d1 V% i: u1 e3 Q4 A
2、急性期或慢性肩痛急性发作者,肩部有剧烈的疼痛,肩部活动、用力、受寒时尤其加重。疼痛部位一般在肩外侧、大结节处,并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或手指处。2 F6 ~- u! F8 H' \& o" Q' p- S/ X
3、肩关节活动受限及压痛明显。当肩关节外展至60°~120°时,可引起明显疼痛而致活动受限,发展至急性期可在大结节处有明显压痛。5 _3 Y3 o+ b# F j) ^4 G( N
4、X线检查:偶见冈上肌肌腱钙化,骨质疏松,为组织变性后的一种晚期变化。# n6 _5 x, A9 Y. u
鉴别诊断1、肩关节周围炎 疼痛弧不仅限于中间范围,而且从开始活动到整个运动幅度内均有疼痛及局部压痛。# G. s7 O3 Y# ^. o
2、粘连性肩关节滑囊炎 活动开始时不同,外展70°以上出现疼痛,超外展则疼痛明显加重。
2 P3 m; b) V2 B U- j) W3、肩袖断裂 多因投掷运动等外伤所致,肩前方疼痛伴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区域压痛,主动外展困难,将患肢被动地外展上举到水平位后,不能主动地维持此种肢位。或外展60°~120°阳性疼痛弧征。, m9 v1 o g4 r' Y/ `; A/ h
治疗方法手法治疗① 拿法先用拿法拿捏颈项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结。然后以颈项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魔,以达舒筋活络的功效。 A2 n5 p& t8 {: X% ]2 I
② 滚法 肩外于肩后施于滚法(柔和),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与内旋活动。
" s$ T* p! e- ?9 Y [4 y③ 摇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握住腕由前--上--后--下划圈,范围由小变大,适量。大摇摆过程中,外展尽量在90°—120°之间,轻度上举。
# _1 R$ _% L+ T3 I; }& D1 v/ Y, v④ 牵抖法患者坐位,术者双手握腕之两侧,松臂,在向下牵引动作同时,以臂用力均匀颤动3—5次。
9 X* G9 S7 Q6 Z* u3 H3 c8 e9 H按摩治疗第一步揉法:患者取坐位,患肩自然下垂并稍内收姿势下,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用揉法放松肩部冈上肌,以舒通血脉、活血化瘀。或取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用按压、揉放松肩背部冈上肌。
( J7 J- |. C/ k: S第二步弹拨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用手稍外展患者肩关节,一手托住肘上部,一手在冈上肌处用大拇指弹拨手法以舒筋通络,剥离粘连。或取患者俯卧位,患者两上肢放松背后,医者用手弹拨冈上肌。; z O$ d- }- i0 M( h. Q
第三步拿擦法:医者站立在患者身后两手提拿放松冈上肌,再用擦法放松冈上肌,以透热为度。 7 N7 k7 i4 T+ F/ e) H
操作全过程时间一般用15~20分钟左右。* u7 F& ~& @5 N2 z7 ?% }1 g
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可口服消炎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每次25mg,每日3~4次)、吡罗昔康(炎痛喜康,每次20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次0.3~0.9克,每日3次)。疼痛较为严重时,可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注射。常用醋酸氢化可的松0.5~1ml,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2ml混合注射,每周1次,以4次为限。# T, S9 m/ J* L7 n. a- O" |
中医治疗肌腱炎俗称“脉窝风”,在中医属于“劳损”的范畴,病人会感到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僵硬、肿胀等症状,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
- w! s r" d3 Y, R' v/ F Z6 k: y4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