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肩综合症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神经激惹期,神经挤压期,神经压迫期。 w6 _5 m/ n- q+ X
早期明显长时间紧张工作后,头晕、颈肩部劳累,此时只要注意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放松,情绪乐观,也可做短暂的外部治疗,便可恢复原有的轻松。若前述症状没被注意,使病变进入中期,就会出现颈肩部肌肉群痉挛、颈部发僵、两上肢酸麻胀痛等症状。此时颈椎发生已发生退行性改变,但仍在可逆阶段,常用镇痛安眠枕做治疗,镇痛安眠枕是一种采用高科技生物磁疗和远红外线双效治疗原理,由永磁体和红外线衬垫两部分构成的医疗器械产品,它利用钕铁硼高科技生物磁场及纳米远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起到活血、镇痛、镇静、催眠和消除焦虑等的作用,具有作用速度快、安全、方便使用的优势,可有效的治疗颈肩综合症。认真的治疗可避免退行性病变的进展,甚至组织病变也可康复。疗效可靠的中药外贴治疗会使症状迅速缓解,再配合适当体育锻炼,纠正行坐姿势,可预防复发。若放弃中期治疗,使颈椎病进入后期,骨质增生密度增高、椎间盘突出被挤出的髓核机化、椎管变狭窄,将使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一旦出现颈肩不适,应早期治疗。- V; a/ l" F1 n. @( R% i( _6 B5 ]
贯彻“以灶为腧”的诊治法则,按治疗常规的五个施治步骤进行治疗;对颈、肩、臂、肘的筋结,分别施以解结及解锁的理筋手法,达到筋结的紧张状态全面松解,患者获得显著的舒适感,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视病情及病者的承受能力,分次以“固灶行针”方法,分别对颈、肩、臂、肘的筋结病灶,加以针刺治疗;针刺后投拔火罐治疗;给予必要的辅助疗法;属于骨性病变所致者,以整骨法处理。; i t+ B/ C. H |2 v
神经激惹期颈肩部酸累不适,此时只要注意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放松,情绪乐观,或做短暂的外部治疗,便可恢复原有的轻松。.若上述症状不被重视,病变进入神经压迫期就会出现颈肩部肌肉群痉挛,颈部强直酸疼及上肢经常酸疼不适等症状,此时如及时认真治疗可避免退行性病变的进展。5 c- H$ b; p7 X% t9 i/ a
手法治疗:本病的手法运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任何一期的功能治疗,针对病因改善血液运行,促进代谢,消减症状,恢复功能,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可解除粘连等障碍,以获得康复。' n) ?% s9 x1 M8 }& F9 N. [# o
肩周炎和颈肩综合症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常和身体素质、特定职业、生活习惯、风湿寒冷、外伤等有明显关系。 经临床发现神经衰弱、胃肠吸收差、生活不规律、长期紧张工作的人群均易患颈椎病及颈肩综合症。
$ o; m O+ i# K# `4 i+ j。
9 G! [# H* \, @针灸疗法颈性头痛多发生于脑力劳动者和家庭主妇中,中青年多发,可由情绪、劳累诱发。大部分病人曾因颈椎X线片骨质无异常而误诊。实际上,即使颈椎X线片无异常,也可因枕部三角区肌筋膜紧张而致大脑血运不畅,引发无骨质病变的颈肩综合症。对病程久者,可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生活指导,必要时可结合活血化瘀的方药辅助治疗。8 o+ z/ V9 F( T' X9 n2 [# f
方法一
- {1 z/ v9 K" ^6 P# w& `- v$ X
) Q% `8 k) W- n L( i 适应症:颈项酸痛,手指麻木,上肢无力,颈椎X线摄片或CT扫描可见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管狭窄等。
8 p7 v# v# D3 q6 ~3 c. o9 k& e: I取穴: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风池、大椎、百劳、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十宣、阳陵泉、天鼎、腕踝针(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 z, W: {$ G* f& ]9 `: s( x治法:先推拿患侧上肢,找出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继而针之。再酌取后穴针而留之,间歇运针。手指麻木严重者,取棱针刺十宣穴出血。酌针腕踝针上4、5、6穴,针尖向下并留针30分。每天针1次,10天为一疗程,风池、曲池等穴可酌加用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穴注,阳陵泉穴可酌施直接灸。' y8 t% R3 \: o* ~8 K
方法二
# r. W4 G# o9 ^0 r# [6 r" K3 o2 [3 J" [
适应症:颈项疼痛,视物不清,肢体发凉,头晕恶心,行走困难。9 t' l' w: R4 N) |0 B& w0 U
取穴: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风池、风府、上星、百会、四神聪、养老、臂臑、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
) y" w$ {. U+ s% T" s治法:先推拿患侧上肢及颈项,至柔软发热并找出压痛点,先针压痛点使之得气,然后再根据症状之轻重缓急,酌取后穴针灸之。其中足三里、阳陵泉穴可施以火针或直接灸法。. V* E; I. K! Q1 n6 D
方法三
+ g+ m, x( h: _& g' J4 e# Q. c) R7 {2 R. `* } A) P
适应症:颈肩疼痛,入夜尤甚,举臂困难,肘窝静脉瘀血,青紫着色,甚者曲张郁滞。
+ W; v3 h) V2 G _) w+ k/ b) ?取穴:尺泽、曲泽、曲池、肩髃、阿是穴。
9 P$ P6 Q: O w治法:先取肘关节内侧曲张郁滞处,在上方用带子扎紧,常规消毒后,用棱针缓刺出血,至流出瘀血10~20ml以上,去掉带子,拔火罐再令出净瘀血,取罐后严格消毒。实施此项治疗需视患者体质强弱,间隔一周或两周时间一次。尺泽、曲泽穴亦可用此法施治。余穴可酌情用毫针、艾条灸、火针、电针治疗,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
1 j5 A7 q# D7 \3 y( F1 r. ?, @方法四
9 [- `; G7 Q3 Q f+ {. p* M' F/ G7 P# L7 ? `. A
适应症:肩臂疼痛不能前上举者。) V8 ~+ N3 E3 W1 H
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曲池、外关、外劳宫。
( Y ?/ S; s# U8 J9 s' G" y, G治法:先推拿患部令其柔软发热,然后针肩臂部及肘、腕、手部穴,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期间间歇运针催气)。取针后针对侧条口透承山穴,在运针柔和催气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要特别注意做原来不能做的动作,留针15分钟,期间再间歇活动。取针时再运针催气,患肩可结合艾条灸。4 X- z8 \5 \) e' Q% h6 q
方法五
: ]$ O( I: |1 J$ [6 E m0 N- o0 ~
适应症:肩臂疼痛,软组织粘连,患肢不能后伸。
h+ ~) |( r7 w F0 g, p3 y取穴:昆仑透太溪、肩髃、曲池、外关、后溪。- p3 l4 b4 h% Y: p# A
治法:推拿患处后,先针昆仑透太溪穴(对侧),得气后嘱患者向后活动肩臂,然后再针后穴留针,留针20分钟取针后,再针对侧后溪穴,得气后再嘱患者向后活动患肢若干分钟。此法可结合火针和艾灸疗法。9 H% h' t0 U6 R/ L
方法六& y& C+ ^% t. p3 l% Z3 a; V7 L
2 m* R& _4 B: ~/ c3 ?
适应症:肩臂疼痛,功能障碍,患肢不能侧平举。
4 s1 f7 ]/ ^' i" q6 A9 ~取穴:阳陵泉、外关、液门透中渚,悬钟、曲池、足三里。 u5 T4 P3 `0 ]0 N% G8 ~$ y) _
治法:推拿患肢后,先针对侧的前四穴,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肢,再针同侧后穴,起针后用艾条灸疗患处。5 o8 n1 e& F1 ~
方法七
1 B% _6 ^/ q P$ l; e" Z+ ^3 f# q3 Z) k
适应症:肩周围痛甚,功能活动尚可。* `1 q4 @, k2 C) p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外劳宫、阳陵泉。
3 {, Y& V. P( a% X7 F治法:用火针刺肩髃后再拔火罐,复用毫针刺后穴,阳陵泉穴多针对侧并加直接灸疗,痛点可辅以药针注射,可选用丹参或当归、黄芪等中药注射剂。牵涉背痛者可在背部痛点直接灸,夜间痛甚的可在痛点上施以浅火针治疗。
2 b' [! H2 L5 V& K/ q2 _方法八
. X, o- A& h3 d0 p6 d1 E6 Y" I
" S& @6 f- Q& b. @, R 适应症:颈肩综合症并发颈性头痛,精神压力大或劳累、紧张后加剧,颈部触诊可见颈椎棘突病理性移位,或枕下三角区肌筋膜挛缩,呈现条索、结节等病理征象,压按时会反射至头痛区域。
" U: c% F- Y. n# ~* i- B取穴:百会、印堂、上星、风池、翳风、曲池、外关、合谷、中诸、后溪、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肩井、天宗。
7 e6 b- l: {6 [' {5 W! P0 Y9 l: u治法:先推拿上述穴位中位于头、上肢、颈及肩胛部的穴位,以松解手法为主,然后酌情选取7个左右穴位针刺得气,留针20分钟左右。每天所选穴位按局部穴、邻近穴、远道穴酌情轮换,10天为一疗程。( I6 Q0 Z" U" J. G/ Y7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