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注意事项
8 ~9 C/ s" c1 t6 f! @ j$ x
7 N B& {: l- L7 H7 Y7 u 1.辩证施补,按摩补益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及调补脏腑的功能。在使用按摩补益时,要辨证施补,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气在还是血虚,要辨清病在哪个脏腑。肾虚者则采用益肾固本的方法,脾胃虚弱则采用健脾和胃之法。
2 ^8 y4 Z1 n' { : B6 o6 b+ C( h, E* F
此外,不同的季节也要有所侧重。春天的按摩补益.则要采用疏肝利胆,养血柔肝之法;而秋天的按摩补益,则要用补益肺气,滋阴润燥之法。在辨证施补时,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有选择性的进行。
' t* E8 ?& ~* K$ e, [
9 P5 g# N. h) s/ R 2.集中注意力,调匀呼吸 集中注意力,调匀呼吸是按摩补益施术者和使用按摩方法实施自我补益者必须注意做到的。在自我按摩补益时,只有在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匀的情况下才能细心体会到机体在实行了自我按摩后的反应、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按摩手法、力度、频率等等,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给他人使用按摩的方法进行补益时,施术者更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了解被按摩者的感受及机体的反应、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手法。不可边按摩边聊天说笑.也不可按按停停,或随意中断治疗.去干别的事,而要精力集中,连续完成预定的全部程序,以确保按摩补益的效果。) Z5 ^4 e$ ]9 w
7 M) Y* k. m( L 3.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在养生保健方面,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有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按摩补益亦是如此,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例如摩腹,如果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一开始要认真地摩一二百遍还是很累的。因此,开始时用力可小一些,摩的次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增加。另外,按摩一段时间后,补益的效果可能不明显,或开始效果明显,以后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有的人就丧失信心,这是不可取的。其实按摩补益与饮食补益等其他补益方法一样,有的能立竿见影,有的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按摩补益健身,则更需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有的甚至要终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9 V6 M9 z8 l5 c" d; _2 b) d% F0 H' k" H/ ]3 C
- v/ j9 c3 z7 k9 U) U 4.时间适当,早晚尤佳 按摩补益,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如能选择适当的时间,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按摩补益,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按摩,一般均宜安排在早晚进行,效果尤佳。一是一般白天要工作,时间较紧,而早晚,尤其是晚上时间相对宽裕,有利于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实施按摩。二是因为历代养生家认为,早晨是阳气生发之时,此时实施自我按摩可以外引阳气,振奋精神。晚上按摩则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提高睡眠的质量。
$ m& m: `( A+ G+ v8 O K & S: m, b! e, l+ k
5.因人而异,适度进行 在实施按摩补益时,要按照轻、缓为补的总原则,并要根据自身或被按摩者的体质等情况,确定按摩的手法、力度和持续时间。如对年老体弱、久病体质较差者,按摩时手法要轻,同时用增加按摩次数和延长按摩时间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身材高大、肥胖者,手法则要重,用适当加重手法的办法,以防力度过小收不到效果。6 ^+ W, D2 L2 e4 i6 `
# H4 g! f& w& r$ I+ Q
6.使用介质,防止损伤 按摩补益时,对一般人而言,由于手法较轻,不会引起局部皮肤损伤。但对于皮肤干燥的人、老年人和皮肤娇嫩的婴幼儿,则要使用麻油、按摩膏等介质,以防损伤局部皮肤。* o& n) q3 \9 g4 f* y4 J5 F7 e
, k, f+ O+ `. I9 M, `
7.避风保暖 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按摩,都要注意选择温暖无风的舒适环境。9 {! I% m7 i1 B; C7 `" q
( t# q4 x' M, X& Y 若在冬天按摩,更要注意施术时先将双手搓热再进行;夏天按摩,不可将电扇、空调的风直对被按摩者。# X5 C% F# j3 F$ U4 @; B; C
1 C* d. X; {) F* G) k- I3 [ 【按摩的禁忌】
8 E( f/ C' Z! o8 r
. c9 {( x5 j1 I+ d8 m1 q. f% F+ R 按摩补益适用绝大多数人,但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和部位,是不能进行按摩的。" B+ M& x. ^7 {* M4 L! e
$ f4 Y; W/ W4 l) J2 t* a
1.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水火烫伤等所致的皮肤损伤部位,严禁按摩。
4 u0 S: K* d5 \
* r' R3 N G1 k% U) M 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者,严禁按摩,以防引起出血。
- W W7 C+ s( q5 ~2 A) O# D! X4 e# H , E( [- {# G# L9 o0 T7 e4 E
3.凡久病及严重的心、肺、脑病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龄、体质极度虚弱者不能按摩,以防发生危险。
% f& G1 y7 F0 ?1 }7 F3 W
" [) n3 L1 X2 g# U% \" I* f2 M i 4.凡在极度疲劳或醉酒的情况下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者,也不能按摩。
& }) y, j3 S3 H M
$ b. S0 h U: o, i, z9 c5 q) u 5.患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的传染期,不能按摩,以防感染扩散,破坏骨质或感染传染病。/ ]5 s8 L% `5 N& D
! D' i( h8 g1 o, b1 o" a2 }; ? 按摩的注意事项的延伸阅读——中医按摩简介
$ `* L h, ^8 ^+ ?+ U M/ ]4 w/ \( J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 E+ B- n* j6 m* W$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