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退行病变后,又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而致相邻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使腰腿产生一系列疼痛、麻木、酸胀等临床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本病多发于20-40岁之间,而且男性多余女性。其发病史与性别、年龄、职业特点、外伤史及受寒凉史多有关联。 【临床表现】 - x; V3 O, m9 a0 t& Z
I. 症状 8 A: E) G3 t D. ?2 | g
1. 前驱症状 / t, b) Z) C9 B, W4 H" _. l
(1) 急性腰痛:往往由轻微的动作所诱发。经过卧床休息或服些止痛药物,可自愈。 (2) 腰背痛反复发作:提示椎间盘退变合并椎间关节不稳或后关节过伸。 (3) 慢性持续性腰痛:反复发作的急性腰痛病史,逐渐转成持续性腰痛。 (4) 颈腰综合征:颈部疼痛可以放射到枕部、双肩,且可向上肢、胸部放射。 9 Q8 y1 c$ A$ t7 s# m
2. 腰背痛 疼痛主要在下腰背部或腰骶部,因为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椎窦神经纤维。
9 U2 @/ Q" {$ T F8 I3. 下肢放射性疼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所以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咳嗽、喷嚏及大小便时下肢放射痛加重。 " ^/ m" l8 r) h v5 S9 T& _; Y3 Z7 k
4. 麻木及感觉异常
$ N2 a8 {- Q7 N( e6 ?1 `, r5. 肌肉瘫痪 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1 y0 U c, o9 B: r
6. 间歇性跛行 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C8 T4 W' m' k: c1 n
7. 脊柱姿势改变 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
; ^4 x1 c/ i8 B4 C( N$ X4 L8 e 8. 马尾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隙突出症,当突然巨大突出时,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早期表现为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在女性患者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则表现为阳萎。 II. 体征 2 ]3 C& m# n& X$ r) g8 ?% E
1. 步态: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且表现为跛行。/ N8 |$ X/ H" f/ k' v
2. 脊柱运动受限: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动。
1 t/ @9 w* o1 x6 Q. M 3. 压痛点:椎旁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亦称放射性压痛。
! t6 d6 S: b; d4 |! L7 w! z 4. 下肢肌肉萎缩:可因废用性萎缩,或由于神经根受压所致。0 a9 j4 J# `" W3 W
5. 腱反射改变:膝腱和跟腱反射出现减弱、消失和亢进。4 D: B. W7 G3 C! _
6. 特殊体征 - v# R0 @* w+ U6 Q: _
(1) 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3 S6 T; u$ ]6 `9 @" J, z (2) Laseque征:腰腿部有放射性疼痛或肌肉痉挛为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伸膝时使敏感的坐骨神经遭受刺激牵拉之故。 (3)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Bragard征,当健肢被动直腿抬高时,患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为阳性。本试验目的主要是除外肌原性因素对直腿试验的影响。 : R( p$ l/ _( P
(4) 股神经牵拉试验:当髋关节处于过伸位时,大腿前侧沿肌神经分布区出现牵拉放射疼痛为阳性。 3 q3 A% v& l% q9 p0 q8 L* z
(5) 仰卧挺腹试验:当挺腹而出现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挺腹的同时屏气咳嗽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为阳性。
1 f- E. H" @7 i! c! n3 |/ I" U4 s' E (6) 压颈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颈静脉持续约1-3分钟,使椎管内压增高,腰及下肢出现疼痛时为阳性。
; A! C+ O& S& u l. h (7) 屈颈试验:当颈部逐渐屈曲致颏部抵到胸部,腰及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