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痛王医学网校直播微课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理疗师班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十合一精华班 弧刃针、线针刀、小针刀、特色埋线、实用整脊、臭氧、臭氧水、臭氧大自血、尸体解剖、火灸疗法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医学专家班 痛王连锁
查看: 4985|回复: 0

刃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的临床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2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刃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的临床体会 吴定荣       吴  柳(湖南邵阳新中医研究所颈肩腰腿门诊   422000) 【关键词】  刃针、为主治疗、手法、中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为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中为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而且并发、后遗症多。但过去,一般采用针刺、推拿、中药、注射等保守方法。有些有效,有些根本无效。笔者为了寻求一种安全、疗效好、费用少的治疗方法,在2000年前后 参加了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针刀医学多种学习班,跟名医临床实习。特别是听了田纪钧教授多次主讲的刃针(针刀)治疗颈腰椎病的诊疗思路和方法,跟名医施晓阳教授临床实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有了新的认识。根据针刀医学原理,软组织损伤学说有关理论,笔者从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刃针为主痛点松解法、配合手法整脊复位、中药内服调理内分泌平衡。从而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体会分述如下:敬请各位老师同仁指导,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不吝赐教。1  临床资料 本次疗效观察完整资料共16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均来源于邵阳新中医研究所颈腰腿痛门诊,邵阳市大祥区人民医院二门诊部。基本都是其他疗法久治不愈或无效的患者病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2岁。病程最长的20年,最短的30天。腰椎间盘突出者106例(有椎管狭窄6例,椎体滑移5例)。中央型突出者20例,彭出者24例。其中伴有腰背痛20例,坐骨神经病90例,腿脚麻20例,伴有骶骼关节损伤痛20例,尾骨痛10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以腰腿痛、麻、沉重为主症,重者有些疼痛难忍、坐卧不安,在床上翻身困难。2  入选病例2.1  诊断标准  ①常有慢性腰痛史或外伤史,多发于青壮年;②腰痛向一侧或是两侧放射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或下段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可有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多在L4-5或腰5和骶1棘突旁,少数在;L1- L2-L3多有压痛,并放射至患肢;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有小腿前处或后处足背或足外侧感觉障碍,重症者可超过此范围,骶1神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种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正常或减弱,腰4种神经根受压者,膝反射减弱;④;X线检查一般无特征性改变,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弯曲消失。有时椎间隙变窄或椎体骨质增生,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2.2、纳入病例:均参照9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全部经CT确诊为“腰突症”。年龄在22-79岁性别不限。2.3、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肿痛,结核骨折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者;③有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者;④风湿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者;⑤不能坚持刃针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者。凡符合以上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均属于治疗对象,签定知情同意书。3  治疗方法3.1  刃针闭合性松解术,刃针采用田氏发明的,一般腰部0.7㎜×60㎜,臂部可用0.9㎜×60mm,每次选阳性反应点5-8个点左右(根据病情决定),5-7天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3.1.1  患者俯卧治疗床,腹下垫10cm厚的垫子,皮肤常规消毒,敷盖洞巾,带无菌手套。3.1.2  施术方法  结合CT报告或X线片。(1)棘突间治疗:按田老师讲的“一针五”操作。(2)横突间施术:在后正中线旁开2.5cm处,病变椎同侧上下腰椎横突间,针刀垂直于皮肤表面,刀口线平行于脊柱纵轴,瞬间刺入,深度直达椎板,先切割椎间小关节韧带,再加压沿椎板下缘松解横突间韧带,出针刀,创可贴外敷。(3)臀部和下肢压痛点施术:在患侧臀部和下肢寻找敏感压痛点,一般多在骶髂关节,“环跳”、“风市”、“承山”穴等处,针刀垂直于皮肤表面,刀口线与该处肌肉走行方向一致,施术部位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加压后瞬间刺入,先纵行疏通,再横行铲剥数刀,出针刀,创可贴外敷。3.1.3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按四步常规操作法。(2)棘突间施术时,深度不得超过黄韧带,以免损伤脊髓,横突间施术时,深度不得超过横突深度,以免损伤神经根或脏内脏器。3.2  手法3.2.1  椎间盘突出属侧偏型者采用旋转复位法:以腰椎间盘突出偏左为例,患者坐于方凳上,让一助手固定患者右膝部,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右手从患者右腋下伸过拾在左肩上,左手拇指顶住患者棘突,让患者放松,右手用力使患者前屈右旋,当旋到最大限度时,再加大右旋力度,左手拇指同时上推棘突,听到“咔嚓”响声即终止手法,也可用侧板复位手法。3.2.2  椎间盘突出属中央型者采用上提下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让一助手站患者足端,双手握踝关节处,有节奏的上提,术者立于患者身旁,双手重叠压于患椎棘突,随助手上提而下压,上提下压20-30次后,上助手加大上提幅度,术者继而下压,听到“咔嚓”声即终止手法。手法复位一定要根据病症排除禁忌症,决定手法的作用部位,旋力点用力大小施力方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3   中药内服治疗:根据临床多年治疗经验,可分为两大类型进行辩证论治。①气血不足瘀疽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鸡血滕20g,牛膝30g,气虚加黄芪30g,党参15g,病程久者加全虫、蜈蚣,热邪者加黄柏、银花藤。②肝肾不足瘀疽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9g,桑寄生20g,杜仲12g,牛膝15g,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茯苓15g,甘草5g,防风10g,秦芄10g,党参15g,甘草6g,细辛3g,肉桂3g。刃针治疗后每天1付,15付为一个疗程。4  典型病例患者邓某某,36岁,属本市经商人,自诉腰部疼痛,放射右臀部右下肢1年,腰椎强迫体位剧痛,夜间不能入睡,不能常站立、走路困难,生活不能自理3个月,十分痛苦,曾在某医院采用牵引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花了陆仟余元不见好转。于2005年3月20号经人介绍来我门诊求诊,并带来CT诊断结果,L4-L5,L5和骶1向后右侧突出。体查L4-5棘突右侧边缘有压痛点、臀中肌、股骨外侧中上段等处压痛十分明显,L5棘突向右偏否,L4-5棘突间隙不等宽。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采用刃针在腰椎旁及臀部等病变处进行松解2次,配合手法侧板复位。内服中药桃仁四物汤15付,腰腿疼痛,下肢不适感完全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5  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自觉症状恢复,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00以上,腰部活动正常。显效:体征明显较好,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直腿抬高试验较以前明显增高。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疼痛、功能无改善。结果:经1个治疗显效24例,经2个疗程内全愈90例,经三个疗程治愈22例,有效24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98.5%。6  讨论和体会6.1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外伤、过度劳损及椎间盘退化,风寒湿邪侵入人体,使椎体、力的平衡失调、椎间盘不稳、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处向后外侧或正中方突出,使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当神经根受到刺激和牵拉时,而产生腰疼痛及伴有坐骨神经痛和小腿痛麻的疾病。而疼痛可以使肌肉必有痉挛的恶性循环,根据软组织损伤后发生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凡有疼痛肌肉必有痉挛,凡有痉挛必有疼痛,“痛则不松,不松则痛。”6.2   笔者采用刃针松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刃针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即有针的作用,又有切割剥离松解的粘连,疤痕的作用。认为刃针较一般针刀工具工艺先进、进皮快,痛觉轻。一方面可利用针刺疏通经络的作用。二方面可直达病灶有切割剥离、快速松解病变组织痛点粘连、消除硬结、条索、痉挛减轻组织压力,快速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神经的卡压,达到消炎镇痛祛麻木,恢复功能的目的。根据笔者临床治疗经验,凡病变组织的痛点、硬结条索等。伴有骶骼关节错位或风市、承山等处压痛应一并用刃针治疗松解,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3   刃针治疗后,通过进行手法复位,可使椎间隙增宽,调整小关节错位,使肌肉粘连痉挛、得到进一步松解,更快。恢复了脊椎柱动态平衡和生物力学平衡。6.4、配合中药内服,调理内分泌。通过中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寒祛湿、滋肾养肝,调节身体的抵抗能力、免疫力,可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整体功能平衡得到恢复,达到不易复发的目的。刃针为主,手法配合,中药辅助治疗间盘突出症(一般不需手术治疗)能得到治愈,不易复发的目的,并且安全、快速、疗效高、痛苦小、费用低,无并发后遗症,方法简便。是一种很适合基层医院门诊(个体)选用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北京中医药出版社    1992年6月[2] 田纪钧《刃针疗法》世界医药出版社   2001年[3]《田纪钧现代手法治疗集锦》中国科文化音像社出版  200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颈肩腰腿痛理疗店加盟 颈肩腰腿痛之王王学昌 颈肩腰腿痛加盟 疼痛连锁加盟


15日前微信支付报名精华班,500元报名费抵1000元学费!

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颈肩腰腿痛网 ( 京ICP备05068258号-28 [北京两全其美科技公司版权所有] )

GMT+8, 2025-7-7 20:11 , Processed in 0.0293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