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脊柱椎间盘有何作用? 1 g3 w+ W4 ]4 M% h
①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着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高,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高度。
3 i; L; B+ j/ ?& v1 C0 Q `6 `②连接上下的两个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 [# B% s1 r: X' r3 u Z3 Z6 \: ~
③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当椎体间有一定的倾斜度时,通过髓核半液态的成分分解压力,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压力。
+ x, J% U' _% X& J④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压力作用下可发生形变,使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各个方向传递。 + V: m; [, t3 T/ J& \. d
⑤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受力时,通过力的传导与自身变形可缓冲压力,起到保护脊髓及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 / o% L# L( y8 g1 H- u) A' q
⑥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与高度。 / b' `, \6 b7 p& R5 U, S" [# @
⑦保持椎间孔的大小,使神经根有足的够的空间通过椎间孔。
- D B4 v+ N) h⑧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在胸椎则前方薄,后方厚,使脊柱出现腰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的生理曲线。 C. X9 x0 H- o8 N
2、落枕是怎么回事?
1 m1 b# e; V3 j7 H+ Z中医所谓的落枕或失枕,原意是指睡眠时头离开了枕头而引起的颈背部疼痛和颈部活动障碍。较多的落枕患者是缘于睡眠姿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枕头软、硬程度不当。当颈椎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过屈或过伸的固定位置时,颈部一侧的肌群就会处于过度伸展状态而导致其痉挛。如果此时颈背部再受风寒侵袭,则更容易造成颈背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使局部肌筋强硬不和,活动欠利。西医将这一颈部痉挛、强直、疼痛所致的头颈部转动失灵、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斜方肌综合征或颈肩背部急性纤维组织炎。
: g5 Y; }; t; W' [ `, W( l3、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有那些?
9 I9 L$ t# k! G4 k5 t①腰部疼痛: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有腰痛,有些病人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但有的病人却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腰痛的范围比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重时轻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以减轻,久坐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可使腰部活动受限。 7 r1 b. ?0 }! M6 n9 l
②一侧或是双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往往采取屈腰、屈髋、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放射痛一般发生在一侧下肢,即髓核突出的一侧,少数中央型突出患者可出现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下肢放射痛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突出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 n2 `0 m) g) U. W% _; G+ \+ ?+ g③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制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麻木或是感觉减轻退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盘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 r! s% v: _7 i* Z$ e' O8 `5 E
④肌力减弱或瘫痪: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很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据王学昌主任讲: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表现为伸踇力或屈踇力下降,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 D' l7 d: }5 L$ c7 u7 M
⑤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相同的症状。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的产生腰椎狭窄所致。 # L$ E/ t. @7 y- g( f
⑥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有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 t7 o; k, o9 Z6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