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养老保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相关政策。
《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制订并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确保其养老金收入不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统一管理。
《通知》提出,要切实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各地应当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发放乡村医生补助,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将补助经费的80%以上按月拨付乡村医生,余额经考核后发放,不得挪用、截留。
《通知》强调,乡村医生准入管理要严格依法进行,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延伸阅读——“最美乡村医生”钟晶
主人公心声:“我很想家人,但我也放不下这些乡亲啊!” 编辑点评:医者仁心。钟晶主动放弃在省城贵阳大医院工作,扎根贵州偏远乡村,用自己的积蓄创办卫生室,走村串寨,悬壶济世。她为群众解除病痛,用精湛医术践行救死扶伤理念,她是山村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钟晶,女,布依族,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钟晶从条件优越的省城贵阳来到龙河村创办卫生所,她用精湛医术救人,用贴心服务暖人,做老百姓的贴心人,被誉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
2008年,钟晶到贞丰县龙场镇探望丈夫,目睹当地群众普遍缺乏卫生防病知识,看病困难,很多妇女由于观念保守,不愿找男医生看病,小病拖成大病。城乡医疗条件的巨大差距令她震惊,她毅然决定,从贵阳的大医院辞职!
安置好幼小的女儿后,她拿出2万多元积蓄,在条件非常艰苦的龙河村创办了卫生室。她走村串寨,为全村村民建立健康档案,讲解防病知识。谁家大人打工去了,小孩有病,谁家老人留守在家,需要什么药,钟晶心里都一清二楚。她自己动手制作中药,病人来看病,她将整盒的药分开,根据病情配置药量,尽量让病人省钱。她对贫困、空巢老人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她坚持上门为瘫痪老人定期检查、治疗,晚上还给留守老人送药。她每天早上7点20分起床开始为群众看病,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2009年,丈夫调到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内工作,但钟晶舍不下这里的乡亲,依然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村里常有老人夜间发病,家人跑到卫生室请钟晶到家里给老人治病,钟晶总是有求必应。去的时候,有病人家属陪同,但回来的路上,往往是独自一人行走在少有人烟的深山老林。每次夜间回来,钟晶总是热汗冷汗湿透衣裳。钟晶在村里,与乡亲们可以天天见面,与丈夫却很难见上一面,与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更是只能一年见一回。不能照顾家人,无法孝敬父母,她很内疚,但她说:“我很想他们,但我也放不下这些乡亲啊!”
钟晶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2日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