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处理五则
" |' L7 s2 E* a1 M0 X# R& ]' _
) B" Z. P3 H+ x. k$ g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机会较多,伤后若能及时正确处理,就能在最大限度内保存手的功能。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功能残缺。手外伤的性质和程度不一。皮肤擦伤后,主要是防治感染。指关节扭伤后,可用短期制动和热敷等方法。其他开放性损伤和较重的闭合性损伤,大多需要按下述原则处理。' u! E1 Z- N. h* p
?+ N0 r# G2 W9 ?& C
1.早期清创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争取时间,越早越好,一般不应迟于伤后8小时,清洗和修整伤口,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挫灭而失去活力的组织。但要尽量保留有活力的组织,特别是要保留拇、食、中指的长度,保留手指工作面的皮肤和手掌宽度。初期外科处理要尽量做到完善,不给后期处理造成困难或遗留不应有的后遗症。1 P$ s2 s3 _: D* Z
3 \. f+ G% D4 E6 v
2.清创时如需延长切口,应根据手的解剖特点和考虑功能,不可损伤重要组织或遗留妨碍功能的瘢痕。手掌的伤口应沿皱纹方向;手指的伤口应在侧方延长,不应在指腹。* V8 s0 `" g/ f; }3 H
. Q5 c3 A! ?& @2 ?1 i: K& p
3.手外伤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应首先进行整复和固定。整复后如骨关节比较稳定,清创缝合后可按闭合性损伤处理,用纸壳或小铝片等固定3~4周。无骨折脱位的手指勿予固定,以便早期活动。不稳定的掌、指骨开放骨折可用克氏针固定。7 g' ^1 v+ Q. A: ^3 a% U
5 @9 B- }. A: x: z( i! S$ F# p4.肌腱与神经的损伤,是影响手功能的重要因素。比较清洁整齐的切断伤,应争取及时缝合。但要仔细加以识别,绝不可误将肌腱断端和神经断端互相缝合。在伤情复杂和污染严重的伤口内,有肌腱、神经缺损者不宜作早期缝合,因长发生部分组织坏死和较严重污染。可先用黑线将断端做标记固定,待以后修复。0 D1 P4 F& B3 O' g2 A3 ?8 A* S0 w6 R
5 v, h* @% o8 z6 y" g7 m$ W: A K5.早期缝合皮肤。消灭创面,是手外伤初期处理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轻感染的重要措施。闭合创口的方法是由创面的情况所决定的。根据有无皮肤缺损、缺损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可选择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或皮管成形等。3 W6 Y5 Q9 _) m- ~6 u( C" \: c
3 h6 w3 v+ E( T& l" Y
6.术后,除非特殊需要,不可把手指固定在伸直或过于屈曲的位置上,而应固定在手的功能位,即拇指中度外展、微屈、对指,其他四指稍屈曲,呈半握拳状。这样,即使日后有的关节发生强直,其强直的角度是功能位,再加上其他关节的代偿作用,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 O+ N% m+ n! Y5 G; z
" A' b! |7 L" W6 h手外伤处理五则的延伸阅读——手外伤现场急救目的7 |7 _/ [+ a. Q' Q8 v
5 Y- v4 n/ r( h' L- J" O7 w F& o
现场急救目的是止血,减少创口进一步污染,防止加重组织损伤和迅速转运,手外伤的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创口包扎和局部固定。 7 F! G+ u1 {! G4 |% o) v
8 i, e- Z3 A# A% N" q1 [& d u& h, v4 u5 D
1、止血 # d$ I( z7 B7 P; _; I
局部加压包扎是手部创伤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即使尺、桡动脉损伤,加压包扎一般也能达到止血目的,手外伤出血采用腕部压迫或橡皮管捆扎止血,阻断了手部静脉回流,不能文化阻断动脉血流,手部出血会更严重,因此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 m" p- R; ^7 {. M2 p8 w& B
+ A+ Z# N. |" p/ J$ o9 g* m+ t% j少数大血管损伤所致大出血才采用止血带止血,应用气囊止血带缚上臂上1/3部位,敷好衬垫,记录时间迅速转运,压力控制在33.3—40kPa(250—300mmHg)如时间超过1小时,应放松5—10分钟后再加压,以免一起肢体缺血性挛缩和坏死,放松止血带时应在受伤部位加压,因减少出血,缚于上臂的橡皮管止血带易引起桡神经损伤,不宜采用。
. m, j/ \4 v4 W: T( O) P- A2、创口包扎 * n9 d7 ~! @3 [) Z: Y
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扎伤口。防止创口进一步被污染,创口内不要涂用药水或撤敷消炎药物。
& L4 G2 l8 F2 A( j0 s2 M/ V! L) N- ?6 u3 O) P
3、局部固定
, [/ v7 ]& M% b3 w转运过程中,无论伤手是否有明显骨折,均应适当加以固定,以减轻病人疼痛和避免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固定器材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采用木板、竹片、硬纸板等,固定范围应达腕关节以上。
8 W; u; q) b. l# c4 P# i4 ?. f" z- u2 Z
4 v7 }# t" X( O. Z4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