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与砭石的渊源
/ D; k( s ~8 O8 W( q+ |- m; q7 r M. @& H3 Z& V! i0 S
传统的针刺疗法起源于砭石。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主要被用来切割痈 肿、排脓放血和用它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说是最早的医疗工具,对此我国的古书中也有记载,如《内经》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 痈疡,其治宜砭石”。《说文解字》也说“砭,以石刺病也”。具体说明了砭石是通过刺人体来治病的。# ?* G/ m* T" f! B D
& D3 r/ G8 ~9 b
那么,砭石是怎么会被用来治病的呢?
* E; V' _5 Q$ Y: k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往往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常常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干活。因而会被尖石、树枝、荆棘等划破、撞伤皮肤,甚至会碰破皮肤而流血;但偶然也有在碰伤或流血之后,却使原有的疾病减轻或消失了。经过反复多次重现后,人们自然会认识到刺激人体的某一部位或使之流血,可以治疗部分疾病。于是经过长期的认识实践与积累,蒯产生了用砭石治病的方法。' E9 b$ M1 T/ o5 Z- f P% h7 N
, D, u9 e# T. _ 一般认为用砭石治病起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打制、磨制的技术,能够制造较为精细的石器。砭石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的用途而定。如用作穿刺的做成剑形、针形,一般称为针石。用作切割的做成刀形,一般称镥石。这已经从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如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针长为4.6厘米,针身呈四方形,一头呈尖状.一头呈扁平的半圆状,有刃口,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 c1 o; d+ N# S, e; f
2 O# T4 u# k( A. V7 ^. |; \ 随着砭石的广泛应用与实践,人们又发明了骨针与竹针。当已经有能力烧制陶器时,又发明了陶针。随着冶金技术的发明,人们又发明创造了铜针、铁针、银针、金针,丰富了针的种类,扩大了针刺治疗的范围。9 }3 F) {& a3 r0 c
( ]/ X+ J7 C/ j, D; A 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灸法;灸法产生于古人用火取暖。人们在烤火中祛散了寒凉,得到了温暖,同时体会到原有的疾病或疼痛却因此而减轻或消失,于是就用兽皮或树皮等包上烧热的石块、砂士等,贴敷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以局部取暖,解除一些病痛。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人们又逐步改善这种热熨灸所用的燃料,一开始往往用杂草树枝等,以后逐步发展到木炭灸、竹筷灸、艾灸、硫磺灸、雄黄灸、灯草灸等,而最常用的是艾灸。因为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以烧灸则热气内注,能温煦气血,治疗虚寒之证。
2 |5 v. }2 Y3 p* E; M6 b: @+ ~3 K8 V, p" |2 _0 X+ T: P& r3 V$ A$ p
针灸疗法与砭石的渊源的延伸阅读——砭石简介# m6 l: L% J/ [) g( Y F
0 p) v9 I! y1 p2 O& q& H
砭石中又以泗滨砭石疗效为最佳。泗滨砭石:原指《尚书.禹贡》泗滨浮磬料泗滨浮石;产于山东泗水之滨,故名泗滨砭石。现在江苏徐州吕梁石、安徽灵壁石均不是泗滨砭石。 古时有名的磬种有《尚书.禹贡》泗滨浮磬、徐州吕梁磬、太湖磬、安徽灵壁磬;还有华原磬、贵州河滩磬等数十种磬。中医认为上品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是加工制作医疗器械的上品(主要用来制作刮痧板、砭锥、砭砧等,近来被加工成各类饰品,但依然属于中医健康保健类范畴,而并非纯饰品或珠宝)砭石是通过.微晶.红外和脉冲的波段来达到一些治疗和保健的.脉冲是通过摩擦起热的感应成为波浪走型,而砭石不单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刮痧工具来应用那么简单.古人在没有获得炼铁术前就是靠砭来治疗伤痛.疾患.古有砭针.砭刀等医疗工具。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泗滨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 + 超声波治疗仪。因单靠颜色或外观无法辨别是否为上品砭石,所以未经国家批准的不明成分的砭石佩戴或使用后并不一定有疗效,还有对身体有害的可能!
6 J$ v- }& [3 V/ ]' B( T; E/ @" V: O! ?0 |% v( C
5 D7 n& g4 n S)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