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尤利乌斯·沃尔夫( Julius Wolff)对骨的增加和减少做了经典表述,被称为沃尔夫定律:“骨的形态和功能上的每一个变化,或者仅仅是它们功能上的每一个变化,必然接着引起骨的外部形态上确定的次级变。这些变化是按数学定律进行的”。而后,柏塞特( Bassett)用现代语言将沃尔夫定律改述如下:“骨现有的形态和成份都会自动沿着起作用的压力方向安定下来或者发生置换,它们的质量会根据起作用的压力的大
, C9 d4 |$ e( j( L! \; O0 |0 v8 V小而反射的增加和减少”。换言之,骨组织可通过大小、形状和结构的再塑造来适应承载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载荷(需要增加承载)时可有骨形成;降低生理载荷(不需要或减少)时可将骨吸收;如果载荷过大(如对骨折过度加压),骨将由于压力性坏死而吸收。/ r; m+ Z: Y+ q, \
后来,人们在继续深入研究后,认为以上表述仍然不够通俗和明确,放用一句简单而通俗的话来说明,那就是:“骨在需要的地方生长,在不需要的地方吸收”。事实正是如此。一些人对骨的生长、疾病及修复等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V-olff定律的反馈作用机制后认为,机体可能通过对载荷做出动态反应,即载荷可能由骨胶原、骨矿物质、骨细胞外液和/或骨细胞自身来感受:如图1-3-03所示,对以上提出的四个方面的反馈机制做了解释。; \4 D# J3 e- O4 E4 z2 b8 U
; v3 A9 h) L8 c7 O1 i
* p8 f: b5 u( e W) j 【骨质增生的生物力学研究】% d" V0 B$ `3 k* L
2 w: k8 |1 Z; | B! H 目前,研究骨质增生的学者多趋向于骨的生物力学研究,研究软组织应力对骨组织的作用。压电效应学说指出:骨组织在应力刺激下,其品3 y' g1 r4 a9 a' Q
* p( {" m N- D
8 \. e$ ]' W, _0 ^; A; H+ t! N' x- ? 1-3-03 Wolff定律负反馈机制示意图0 [& h, j6 G9 h) @5 T
5 c% p" J; [+ {; e5 c2 L
状样复合结构冈压电效应产生负电荷,有利于带正电荷的钙离子沉着。因此,在高压应力下,便产牛骨赘(骨刺),如胫骨平台髁间隆起增生便是。光弹性电测法生物/J学研究证明,骨赘增生最常她的部位正是受应力最大的节段和部位,颈椎的(:。、C,。节段便是如此。该处是活动最多,受力最大处,也正是骨赘增生发生最多,最重的部位:
2 m5 N, k: L/ u# R5 t. o6 L9 f w/ H
7 {% ?4 T5 N6 n2 T
& g) e6 ?- q3 o* _6 X: s' I
由此可见,骨赘是为适应应力改变而发生的,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转为病理的;它既可以使增生部位增加稳定性,但也可能成为对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产生刺激和压迫的因素。而当消除这种异常高应力时,骨质增生则可缩小或逐渐吸收。此种现象已有临床证明:Robinson报告56例颈椎病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骨赘可在一年左右逐渐缩小。北医i院也观察到,椎后骨赘在椎间植骨融合术后的塑造、吸收现象,70例患者中有1/3病人骨赘被吸收或骨赘变钝。$ C; Q( V8 @; V8 @
# Q0 s/ W V+ i' b
8 X' T& s3 i. B( k# I% J
以上事实说明,骨赘的产生是高应力所致,是骨的生理反应,也是骨的病理反应。除去这一异常高应力的来源,骨赘将得到治疗。这也是医治骨赘(骨质增生)的~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西医是采用手术植骨融合的办法来消除高应力的;而针刀闭合型手术则是应用消除软组织的异常高应力的来源,达到某部骨一韧带一骨或肌一腱一骨复合体各组织间的应力平衡,消除造成骨刺增生的原发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针刀闭合型手术的众多临床病例证明,病人症状迅速改善,同时也见复查中见到骨刺吸收的征象。
+ i& L/ ]2 l* z0 j+ D- i1 g+ x
! U5 B7 ]- d4 X' P/ Z7 H0 o. l
0 F L" S8 u6 F! F% g2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