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管综合症症状介绍1 H0 t; f& t4 @. }. r8 z- D1 L
- [2 R4 ^) m+ B, R% n+ S( n! m
腕管综合症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候。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骨、舟状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在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经。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Coles骨折畸形愈合、月骨前脱位、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腕横韧带增厚、腱鞘囊肿、脂肪瘤、黄色瘤,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淀粉样变性或Reynaud病有时可合并腕管综合征。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改变。这种病症之所以已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急剧改变,愈来愈多的人每天长时间接触、使用电脑所致。主要病因是由于使用电脑人群如上网族每天长时间接触电脑,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若对这种症候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肌肉萎缩。
" {8 D. f$ Z* O* V$ S7 a: b3 S( ]# \4 S5 T
腕管综合症症状介绍的延伸阅读——腕管综合症的预防
9 u. a5 z9 ^- X% y! W6 ]0 ^: L% S$ [0 D U/ [# P6 a
常言道「预防胜於治疗」,这句话也极可以套用在腕管综合症中。由於究其最终成因,是积劳过度而成,亦即是不自觉地长时间无歇息地使用手腕及手指,因而产生过劳性反应。明乎此理,预防之道便十分明显,就是要尽量避免长时间进行重复的手部操作。其间每隔十五至三十分钟必须稍事休息,改变一下动作。例如打字的每隔十五至钟便要稍停一下,伸展一下手指和手腕的肌腱,向不同的方向舒展数下。如果可行的话,不妨将工方安排到把不同的操作交替进行。例如打字三十分钟后,便转为文件处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打字工作。这样便可以利用不同的操作内容,使不同的肌肉和肌腱轮流工作和休息。
3 L& `6 e0 _; U, C' R3 }$ q- S1 ?2 T8 r% B
工作位置的安排亦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因为适当的位置是应该可以让手腕处於最松弛和压力最少的体位。就以打字作为例子吧,键盘的倾斜度应该许手腕工作时处於约三十度的后伸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手腕所受的压力是最少,附近的肌腱也不会过份的伸张或紧缩,故此工作起来会更加轻松舒适。
5 W6 Z. F/ H: J' `( o6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