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痛王医学网校直播微课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理疗师班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十合一精华班 弧刃针、线针刀、小针刀、特色埋线、实用整脊、臭氧、臭氧水、臭氧大自血、尸体解剖、火灸疗法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医学专家班 痛王连锁
查看: 4354|回复: 0

论中医医德的真正涵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14: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中医医德的真正涵义


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中华文明发端之初,我们的祖先在开展医疗活动的同时即催生了中医的原始医德。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近现代施今墨的一丝不苟和郭春园的无私奉献,中医医德从久远的古代孕生,经过历代医家的言传身行而不断传承演进,经久不衰,成为推动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探讨并重温一下这些名医们对医德的论述,对今天所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们不无教育意义。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医德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学特征。《黄帝内经》指出 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肖纲《劝医论》写道 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强调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张景岳在《类经图翼· 自序》中论及 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这些名医大家都反复强调了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与此同时,他们还特别提出,要对所有的人予以关爱和尊重,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老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表现了普同一等、同仁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仁善立业 
医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在我国古代,名医大家们首先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序》中即说 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也指出 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其次,他们还将医生良好的德性称为仁心,鼓励、鞭策医者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如明代医家龚廷贤《医家十要》的第一要便是 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书中也从职业角度对医者以仁心立术立业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 对病人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华夷愚智,都要一视同仁。第三将德性好的人或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把仁作为评判医生资格及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如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也认为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隋,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由此可见,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传统医德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救人的仁术。
师道传承师承授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中医药学发展演进的重要方式。中医医德作为一种伴生于中医药学术的道德文化,同样具有明显的师道传承特征。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它才能前后承继不衰、不断发扬光大。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很多名医在收徒授业时首先要考察学生的德性,认为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在收徒后,他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自己的学生最终成为即有善艺,又有仁心的真良医。如元代著名医家李杲就曾问弃儒学前来拜师求学的罗天益 汝来学觅钱行医乎?学传道医人乎?罗天益毫不犹豫地回答 亦传道耳。李杲遂欣然收其为弟子。此后10年,罗天益既学到了李杲良好的医德,又得到了其医术真传。

贵义贱利
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对中医医德的形成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影响。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清代《吴鞠通行医记》中亦写道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德。清代名医费伯雄亦说 为救人而学医则可,为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我之父母有疾欲求医相救者何如?我之妻子儿女有疾欲求医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此外,许多医家还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如扁鹊活虢国太子而不受金帛绘彩之赠 明代医家范彬遇到贫苦的患者就接到家中免费治疗,还供给饮食 清代医家于省三遇贫无力者贳之,累积数千金之多等等,都表现了古今良医重义贱利、一心救民病苦的高尚品德。

精术显德
医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以术济人,良好的医德必须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因此,中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把精术作为立德的根本和基础。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也就是说,从医者必须从至精至微处深刻认识为医之关天重任,从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术。清人王世雄在《回春录序》中说 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他认为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仁心厚重,也毫无用处,不能救人于病危之中。叶天士更是人木三分地指出,术不精则无异于杀人,并在临终时告诫后人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能悟,读书万卷,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铒为刀刃也。叶天士的这番话可谓是一语警天,当为医者谨记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颈肩腰腿痛理疗店加盟 颈肩腰腿痛之王王学昌 颈肩腰腿痛加盟 疼痛连锁加盟


15日前微信支付报名精华班,500元报名费抵1000元学费!

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颈肩腰腿痛网 ( 京ICP备05068258号-28 [北京两全其美科技公司版权所有] )

GMT+8, 2025-5-1 23:55 , Processed in 0.0192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