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痛王医学网校直播微课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理疗师班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培训十合一精华班 弧刃针、线针刀、小针刀、特色埋线、实用整脊、臭氧、臭氧水、臭氧大自血、尸体解剖、火灸疗法 痛王全国颈肩腰腿痛医学专家班 痛王连锁
查看: 7465|回复: 0

治疗腰椎病的重要的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8 21: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疗腰椎病的重要的点 腰椎病患者,若痛处沿大腿内侧放射,大多是腰丛受压,病变在第四腰椎以上;若向大腿后侧直下,是骶丛受压,病变就在腰五骶一.常用点是,腰眼,在第三四腰椎之间,脊柱旁开三到四寸;,腰俞,骶管裂孔;长强,髂后上棘,髂后上棘与脊柱连线的窝限处,环跳,护力点,股骨大转子处,承扶,委中,委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承筋,承山,昆能,太溪,解溪,跟骨的内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脚趾方向向跟骨方向捋.另外还有大腿的后侧与侧面的相交的连线上,这一带也很重要.一说解溪是化痰的要穴.       小腿后侧痛麻病变部位在腰三四,小腿外侧麻木病变部位在腰四五,脚底痛麻病变部位在腰五骶一.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D* w& `  a4 D0 s/ m3 l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F: w" P* G/ J8 l. e) x) d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 ~/ v, C/ a# u# `  s9 H5 `3 k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 J0 ?( k1 p) A( P' I7 [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9 z* M# A6 C, p5 e& W5 |3 T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J) k4 q* {: }, s' N# d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G$ x8 `8 p+ m  Y  三脊柱活动受限:/ ?1 A  W5 T, W+ Y' l2 o2 _  Q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2 _) C, A( t* q6 m7 U  h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
) b# q' e2 y0 X  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 D4 s" G) |8 V4 r. c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 v7 M2 B. ]2 Z$ J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7 E% n# V% \! e6 h
  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a! H8 a3 h) T5 H" {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Baidu
颈肩腰腿痛理疗店加盟 颈肩腰腿痛之王王学昌 颈肩腰腿痛加盟 疼痛连锁加盟


15日前微信支付报名精华班,500元报名费抵1000元学费!

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颈肩腰腿痛网 ( 京ICP备05068258号-28 [北京两全其美科技公司版权所有] )

GMT+8, 2025-9-3 20:10 , Processed in 0.0315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